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动态 >> 要闻速递

杨华彬:新核素研发领域的“黑马”

2024-05-20 16:39 来源:甘肃科技报

  他对研究工作一丝不苟,为多个新核素的发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合成的新核素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测得的新数据被相关数据库收录;他忠于实验数据,不盲目相信已有研究结果,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新现象……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杨华彬。

  今年36岁的杨华彬主要从事远离β稳定线新核素的合成及衰变性质研究。谈到新核素合成,他开门见山地说:“新核素合成是指通过人工核反应产生未知原子核的实验研究,它能够把传统核物理的研究对象扩展到极端情况,一直是核物理学的前沿领域。然而,由于该研究需要依托重离子加速器,目前,国内只有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有条件开展这方面的实验研究。”

  2011年大学毕业后,杨华彬顺利考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师从甘再国研究员从事新核素合成的研究工作。2016年,杨华彬博士毕业留所工作。他始终对科研工作充满热情,积极参与学术交流、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新核素研究团队的骨干成员之一。

  作为研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的杨华彬,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解决研究中的疑难问题。他参与建造了新一代兰州充气反冲谱仪SHANS2,并提出一种新数据处理方法,使得微秒级短寿命核素α衰变能的能量分辨由150keV左右提高到65keV,为多个短寿命核素的鉴别及其衰变性质准确测量奠定了基础。

  2015年以来,他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先后合成了6个新核素215U、219Np、207Th、160Os、156W、227Pu和1个新的218Pa的同核异能态,发现了208Ac的α衰变精细结构。基于测得的实验数据,完成了对N=82中子壳的演化、93号元素的质子滴线、α衰变能的奇偶效应等多个重要核物理问题的研究,累计发表SCI论文45篇,承担中国科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参与其他项目10项。

  2021年,他在分析新核素207Th的实验数据时,无意中发现了207Th所在的核区原子核的α衰变能无论沿同位素链,还是同中子素链均表现出明显的奇偶效应,平均奇偶振荡幅度约为75keV。然而,这一发现却与经典理论模型给出来的α衰变能不存在奇偶效应的结论相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杨华彬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实验数据,首次提出了α衰变能存在奇偶效应的论断,并找出经典理论模型不能准确描述α衰变能奇偶效应的原因。这一研究发表后,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在分析被同事处理过的实验数据时,细心的小杨发现了新核素160Os和156W。当得知国外有研究机构也已经发现这两个新核素并即将投稿时,小杨通过夜以继日的工作并早于国外同行投稿,最终才使得我国拥有这两个新核素的首发权。”甘再国说。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