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昆虫界的明星
在大西北,提到萤火虫,更多人对它的印象仅停留在电影、电视、短视频上。由于大西北气候干燥、水源稀缺、植被覆盖度低、四季温差较大等因素,导致萤火虫在西北省份很难成群出现。为了让大家对萤火虫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下面带大家一起走进萤火虫的世界。
在分类学上,萤火虫是对能发光的萤科和凹眼萤科昆虫的一个统称。萤火虫属于鞘翅目昆虫,但鞘翅较软。萤火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1年只繁育1代。在幼虫阶段会大量进食,幼虫阶段会占整个生命史的80%。萤火虫的种类不同,幼虫经历的时长也有所差异。如雷氏萤幼虫要经过6次蜕皮才能化蛹(昆虫体外有外骨骼,随着幼虫的长大,而外骨骼保持不变,所以必须蜕皮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生长,长出新的外骨骼)。
根据萤火虫的生物学习性又将其分为水生类、半水生类、陆生类。水生类的萤火虫幼虫刚孵化出来就在水中生长,一直到化蛹才会上岸做蛹室,一般都是沙土为基质,将自己包裹其中进一步蜕皮化蛹,来躲避外界干扰;半水生萤火虫幼虫既可以下水捕食又可以在陆地活动,它们的化蛹方式和水生类极其相似;陆生萤火虫幼虫只能在陆地活动,白天通常隐藏在灌木丛的枯枝败叶下部,陆生萤火虫化蛹不需要做蛹室,往往在隐蔽性强的草丛或残枝败叶下部化蛹。萤火虫的幼虫都为肉食性,一般都在晚上进行捕食活动,主要捕食各种软体动物及其他小型动物,如各种螺类、小鱼虾、蛞蝓、蜗牛、蚯蚓等。
萤火虫的卵都比较小,颜色通常为淡黄色,最小的卵直径约0.5毫米,较大的直径约为1毫米;幼虫需要借助3对足及尾足来进行“尺蠖式”爬行(尺蠖,蛾类的幼虫,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尾足,类似于吸盘,能够更好地与地面吸附,便于爬行)。
最让人们好奇的还是萤火虫是如何发光的?其实,对于萤火虫来说,它的一生都在发光。卵的后期会发出微弱的光,幼虫一般在虫体末端两侧会有发光器官,化蛹之后不能移动,依然会发光,主要是为了警告、恫吓周围潜在捕食者。成虫发光更为明亮,主要为了种间的信息交流,如交配。萤火虫能发光是因为体内含有萤光素和荧光素酶,在有水和氧气的情况下,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作用,产生光能。
这么可爱的萤火虫,会不会有天敌呢?答案是肯定的,万物相生相克,萤火虫也不例外。萤火虫幼虫和成虫差别很大,不同生长阶段其天敌种类也不同。幼虫阶段主要为螨类、蚂蚁、真菌和细菌等;成虫阶段为蜘蛛、蜈蚣、螳螂、蚂蚁等捕食性节肢动物以及青蛙、蛇鸟类、蝙蝠等脊椎动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萤火虫正在快速地消亡,到底是什么让漫山遍野的发光精灵变成孤身飞翔的萤火虫?造成萤火虫日渐消亡的原因很多:首先,环境污染和破坏是最主要的因素,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农村萤火虫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池塘、湿地、树林等萤火虫及其食物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导致了萤火虫锐减。其次,萤火虫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靠发荧光,各式各样的路灯及人工光源造成的光污染严重干扰了萤火虫靠荧光识别异性而进行的交配繁衍;旅游业对萤火虫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直接破坏或退化萤火虫栖息地,游客的踩踏会导致土壤压实、轻度破碎和侵蚀,进而影响萤火虫的生存环境。同时,人们对萤火虫的保护意识不够,如南方地区农民常常大量捕捉萤火虫进行网络、线下出售,而政府对萤火虫的保护措施和相关违法事件的处罚都不到位,也间接影响了萤火虫的消亡。
人们在萤火虫的开发利用方面,上个世纪就开始了。比如:萤火虫发光原理及发光物质的应用。萤火虫独特的发光原理及体内的荧光素酶和荧光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萤火虫发出的光没有热量辐射,也不产生磁场为冷光,而我们生活中见到的光源大多会产热,研究者们已经将冷光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矿井作业、航天、航海等方面,如飞机的照明系统发生故障,冷光灯可作为呼救信号灯;萤火虫幼虫以蜗牛、螺类、蛞蝓等软体动物为食,是这些农作物害虫的重要天敌,具有极强的生物防治价值,对于南方地区的入侵物种福寿螺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萤火虫还可以作为衡量当地生态环境的指示灯,凡有萤火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相反水质污染、植被破坏会严重制约萤火虫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因此,萤火虫可以作为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
虽然北方萤火虫稀少,通过这篇文章,相信大家对萤火虫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更多的人知道“明星”昆虫,进而更好地保护萤火虫。
- 2024-05-22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24年“电力之光”科普下乡暨乡村振兴活动走进延安
- 2024-05-20文旅融合 科技赋能 个性多元——透视旅游消费新趋势
- 2024-05-17被誉为“智能百科”的知识图谱,其实好比一个家族族谱?
- 2024-05-16我国科研团队实现仿生“昆虫”微型动力技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