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动态 >> 要闻速递

牵住“牛鼻子”做大牛产业

2024-07-17 10:00 来源:甘肃科技报

  走进金塔县东坝镇大柳林村的福源养殖场,标准化牛棚映入眼帘,一头头西门塔尔肉牛和夏洛莱牛膘肥体壮,工人正忙着添草、喂料、加水……

  “目前我们养殖场的存栏量是900多头。这些牛主要销往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市场行情很不错。”福源养殖场负责人赵亮成说。

  赵亮成是东坝镇大柳林村的“牛状元”,从最初的6头牛到现在发展到900多头牛;从之前的单打独斗,到现在成立福源养殖场带领乡亲们一起发“牛财”,这背后离不开自身的辛勤努力,也反映出了金塔县对牛产业的扶持力度。

  如何让“牛养殖”变成“牛产业”,进而带动“牛经济”,成为金塔县东坝镇发展牛养殖的必答课题。

  良种是牛产业的“芯片”。东坝镇按照“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按照“畜—肥—饲”产业链链式发展思路,坚持把品种改良作为繁育中心生命线,充分利用现代养殖技术进行牛只喂养和繁育。同时,为全镇分散养牛户统一提供养殖技术指导和饲草调运、防疫、冻配等产、供、销服务,实现组团发展,互利共赢,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近年来,东坝镇按照“千家万户五配套、大场大户进园区”的思路,先后建成了万荣畜产品购销有限责任公司、金蛋蛋种羊牛场、鼎顺食品加工厂及福源养殖场等规模养殖大场12个,形成了以规模饲养、种牛羊繁育、活畜交易、屠宰加工、肉产品线上线下交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了鲜牛肉精深加工增值,解决了“活牛进”“活牛出”的养殖模式和“质优价不优”的问题,逐步串起了牛产业链条的“好钱景”。

  其实,东坝镇只是金塔县发展牛产业的一个缩影。

  让牛产业集群发挥更大作用,让群众过上“牛”日子,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近年来,金塔县坚持以养殖业牵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盘活、扶持一批大中小相辅并存、产业链优势互促的肉牛产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基地规模。目前,全县建成10个肉牛规模养殖场,牛饲养量达到1.81万头。

  购牛补助、交犊补母、青贮补助、指导养殖(场)户精饲养、抓防疫、治疾病、搞冻配……为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金塔县鼓“牛气”、使“牛劲”、干“牛事”,积极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品种引进改良、饲草资源开发等工作,全力推动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金塔县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52.34万元、审核产业贷款1.8635亿元,用于扶持调引种公畜、能繁母畜,良种畜禽调引补栏,培育畜禽养殖大场大户……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全县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干劲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