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脉络搭桥梁 科技交流促发展 ——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赛后科技访学交流活动纪实
8月3日,甘肃省科协工作人员在敦煌送走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参加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赛后科技访学交流活动的莘莘学子们。
“我们带着期望而来,现在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归。这一周里,省科协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参观了几处历史博物馆,感受到了甘肃厚重的文化历史,也看到了许多台湾没有的风景地貌,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感触。”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秘书长郑婷文说。
一路向西 拓展科技文化交流
7月29日,来自台湾大学、彰化师范等大学的30多位大学生在兰州大学聆听了此次甘肃之行的“科普第一课”。当天,兰州大学生态学院教授赵序茅作了专题讲座《灵长类的权利游戏》。
“人是猴子变的吗?”一个简单的问题,学生们却有着不同的答案。一场关于灵长类动物的科学课就此展开。“动物翻译官”赵序茅教授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讲解了灵长类动物的相关知识,学生们听得异常专注。“老师,您在深入野外科考的时候有什么难忘的经历?”“老师,可以送一本您的著作给我吗?”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留下来与赵教授合影,纪念这次生动有趣的科普课程。
访学团成员参观兰州大学重点实验室。
之后,同学们来到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这是国家计委1985年首批筹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有机化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自成立至今,立足西部,聚焦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新物质的精准创制’为核心,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能的有机分子的高效创制及应用基础研究,为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学生们专注地观察着眼前的机器,就是它们承担了国家多项研发课题,科研人员通过与它们的合作让兰州大学的科研成果熠熠生辉。
访学团参观武威重离子中心。
一路向西,学生们参观了武威重离子中心。在这里,访学团成员近距离了解重离子治疗技术的原理、优势及应用前景,亲眼见证科技如何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台湾海洋大学生命科学院生命科学暨生物科技学系的李建轩说:“兰州大学重点实验室的实验机器非常‘庞大’,武威的重离子中心专门开展国产重离子治疗肿瘤,投入和收获都是巨大的,这些仪器和设备都很先进。对于相关专业的年轻人来说,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大。”
来到河西学院,学生们在这里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菌物。“祁连山该如何开展菌种保护呢……”跟随着讲解老师一路前行,学生们认识了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及危害等,加强大家对食用菌安全的认知,学生们也了解了很多菌类的食药用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敦煌一望无际的沙漠,让同学们深受震撼。广袤的土地、无垠的沙漠、西北独有的壮观让大家不禁发出啧啧赞叹。然而,沙漠虽好看,但在生态环境中却扮演着一个“坏”角色。“荒漠化会造成环境的恶化,也会给工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中国科学院教授柳本立和李孝泽老师分别为大家带来了《我国的沙漠与风沙问题治理》《敦煌鸣沙山的形成时代及其相关问题探讨》的科普报告,让大家对风沙以及风沙治理问题有了新的了解和新的思考。
中国科学院教授柳本立作科普报告。
淡江大学黄俊翰在参观结束后说:“通过本次参观访学活动,我深入了解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拓宽了我学习实践中的视野和思路。这让我对未来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漫步遗迹 浸润厚重历史风华
提起甘肃,不得不说的是形状如楔子的河西走廊。几千年来,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商贾穿行的丝绸之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无数的古诗彰显着河西走廊坚韧勇毅的精神底色。
漫步于武威文庙,古木参天、书香四溢。大成殿、崇圣祠等古迹古香古色,文昌宫桂籍殿外悬挂着的46块匾额,书法卓越、保存完整,学子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鸿儒们的风采。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在讲解员的解说下缓缓流入学生们的心间。
访学团走进武威雷台汉墓,看到了熟知的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学生们游走雷台观,进入地下墓室,到陈列馆内观赏文物。通过详细的文字和声、光、影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将两千多年前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社会百态呈现在人们面前。“马踏飞燕为何改叫铜奔马?”在导游的生动讲解下,学子们了解了汉代高超的铸造艺术水平、丰富的汉代历史遗迹和文物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面貌。淡江大学的赖翊豪参观后说:“我是历史系的学生,对古建筑和古文物都有浓厚的兴趣,历史遗迹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雷台汉墓让我想象中的古墓有了具象化,同时也惊叹于古代工匠高超的技术。”
在嘉峪关,访学团开展了长城文化主题访学活动。仰望城楼,“天下第一雄关”的巨大牌匾高悬城门之上,历史厚重感扑面而来。登楼远眺,长城在茫茫群山间蜿蜒前行。行走其中,感受数百年前的雄浑气势。“甲辰年六月二十七,上京商贾……经嘉峪关前往西域吃喝玩乐,特发此照、合法通关!”长髯“关长”为游客手中的“关照”盖上印章。现代文旅和古长城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新的活力。
“我被那些古老的城墙、烽燧和关隘所震撼。它们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这些历史遗迹的保存得益于政府对其良好的保护,让我们在千年之后还能看到这些建筑的原本形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应该注重对历史遗迹的保护,这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至关重要。”台湾海洋大学李柏宏如是说。
在嘉峪关城楼上,访学团成员俯瞰着这座见证了千年沧桑变迁的雄伟关城,不禁为古人英勇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所折服。
莫高窟是敦煌文化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奇迹。走进敦煌地界,随处可见“飞天舞女”的形象,路灯上、街心处、地面上……学生们了解到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美的佛教艺术遗存,都很期待第二天参观莫高窟的行程。走进莫高窟,敦煌石窟艺术经典作品跃然眼前,让人近距离领略佛祖千年的慈目和飞天动人的身姿,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之美。
在莫高窟内,精美的壁画和塑像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古代的艺术殿堂之中;博物馆和遗址中丰富的文物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精美的壁画和佛教造像等,无一不展现着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审美。大家纷纷表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穿越河西 领略塞外自然风光
“甘肃有很多不同的地形地貌,这次访学我解锁了很多新地形,沙漠、丹霞、雅丹,每一处都带给我美的视觉冲击,而且甘肃的地名环环相扣,每到一处结合不同的历史典故和文学作品,能让人感受到甘肃独特的气质。”淡江大学林智捷说。
造型奇特、色彩斑斓、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是中国最美的六处奇异地貌之一。学生们爬上山顶,五彩斑斓的丹霞一览无余,大家纷纷在观景台拍照留念。“在距今1.37亿~0.96亿年前,这里是湖泊环境,后来受到地壳运动的挤压变形,这些岩层由水平变为朝东北方向倾斜,地质学上把这种朝一个方向倾斜的岩层称为单斜构造。3600万年以来的抬升和剥蚀作用使其暴露地表,后受长期风化的影响,使得这些含不同矿物的岩层呈现多彩的颜色,随地势起伏如彩色丝绸。因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故被当地人称为‘丝绸天路’。”学生们一边参观一边学习知识。
访学团成员参观张掖市博物馆。
鸣沙山因沙粒滑动时发出声响而得名;月牙泉则是一处沙漠中的绿洲,泉水清澈,形如弯月。两者相依相偎,构成了沙漠中的独特景观。从祁连山的巍峨雪山到敦煌的广袤沙漠,从张掖的七彩丹霞到沙漠中的美丽奇迹,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每一处都展现出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与多样性。“这些自然景观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让我认识到在自然面前,人类是渺小的,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的恩赐。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应该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新大学领队张正忻感叹。
整个行程忙碌而紧凑,大家在一起共同探讨着历史、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话题,分享着自己的见解与感受。
访学团成员在武威雷台汉墓合影留念。
- 2024-08-05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科协成立
- 2024-08-01一场亦真亦幻的火星之旅——记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甘肃省暑期实践活动
- 2024-07-26科闻天下 向新而行 全国科技报社长总编走进山西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 2024-07-26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甘肃赛区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