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行动

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奏鸣曲——台湾青年科技人才陇上志愿行活动纪实

2024-08-20 16:23 来源:甘肃科技报

台湾青年科技人才陇上志愿行团队走进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记者 张云文

  8月10日至16日,“台湾青年科技人才陇上志愿行”活动一行40多人跨越海峡,在西北腹地甘肃集结,进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与科技交融之旅。

  一程文化与科技交融之旅

  活动紧锣密鼓,一周时间,台湾青年科技人才志愿者在黄河之滨、羲皇故里留下了无数足迹,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进行交流和志愿服务。他们其中很多人是首次来甘肃,亲身感受了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并就电子科技、生物科技及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展开深入探讨,在走访交流中留下了宝贵意见。这次由中国科协港澳台办公室、甘肃省科协、台湾中华公共事务管理学会、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发展协会、台湾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的活动给台湾青年科技人才留下了深刻影响。活动不仅为两岸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也促进了两岸同胞的情感交融、民族认同,为进一步加深陇台交流合作、两岸融合发展积蓄了青春动力。

  一堂沙盘前的“冻土”课

  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台湾青年科技人才参观了科技创新馆,了解了西北研究院历史沿革和该院在高寒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重大工程研究方面的科技发展成果。

  在青藏铁路沙盘模型前,他们全神贯注,仿佛跨上了那冰冷而又神秘的冻土高原。他们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详细了解了青藏铁路如何成功克服高原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取得了多项世界顶尖科技突破。高原冻土对很多台湾青年科技人才在这片稍显陌生的领域中频频发问,兴致盎然,他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向工作人员提出各种问题,深入探讨背后的科技突破与挑战。高原冻土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和生态现象,更是科技与工程结合的范例。他们对寒旱科技工作的贡献肃然起敬,并体会到这种科技突破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次“基因级”的碰撞

  来到兰州大学,台湾青年科技人才与兰州大学科研人员、教师、学生在植物细胞与生物育种、疾病发生与生物医药、环境微生物与健康产品等学术科研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特别是在基因编辑育种、转基因作物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科研人员们聚在一起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交流中大家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双方都认为通过此次交流,为两岸青年学者提供了更多合作的可能和机会,推动了双方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多个学科研究方面的进展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未来能与学院在细胞生物学、基因编辑等领域展开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参加活动的台湾青年科技人才朱女士说。

  走进天水华洋电子及天水工业博物馆、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台湾青年科技人才志愿者了解了天水市厚重的工业发展史和新兴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在产业中展现的活力,感受了科技创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天水给我的印象非常好,这里不仅有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厚的人文遗迹,快速进步的科技更令人震撼,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来这里发展。”台湾青年科技人才刘先生说。

  一场历史时空的穿梭

  甘肃,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台湾青年科技志愿者的目光。

  在秦安大地湾遗址博物馆,台湾青年科技人才满怀敬畏与向往之情,迈入这片承载了悠悠数千年历史的神圣土地。博物馆里陈列的精美陶器、石器、骨器等珍贵遗存、原始宫殿遗址和原始村落遗址,每一处都深深触动着他们的心灵。他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低头沉思,感受先民们创造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讲解员的精彩解说仿佛使时光回溯,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大地湾先民们的生活场景与智慧结晶。

  在伏羲庙,大家共同拜谒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台湾青年科技人才了解了伏羲一画开天点燃了中华文明的薪火以及人文始祖为中华初始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伏羲是两岸共同敬仰的人文始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我们要共同弘扬伏羲文化。”台湾青年科技人才陈女士说。

  在麦积山石窟,台湾青年科技人才志愿者们沉醉于这座东方雕塑艺术宝库。千年的传承发展、多元文化的融合、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都让他们欲罢不能。烟雨朦胧的麦积山林木苍翠,流水潺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承在这里凝聚氤氲,历史与青年、台湾与甘肃、艺术与自然在这里交织,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