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照进甘肃现实
记者 张云文 王灵嫣
不烧煤、不烧气,却能给电网“供电”的虚拟发电厂你听说过吗?其实虚拟电厂已照进甘肃的现实,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关于〈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于近日正式发布。这标志着甘肃省在虚拟电厂建设方面的快速推进,同时也预示着电力交易新模式的探索进入实质性阶段。
在传统的电力供应模式下,发电厂和用户有着供需矛盾,电厂每天都持续不断地在发电,而用电的需求总是忽高忽低,用户白天用电多,晚上用电少,夏天用电多,冬天用电少,电厂为此只能按当前外部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发电,这样难免就会造成浪费和运行的不稳定。除了发电厂和用户用电的矛盾外各类发电厂和电网之间也总“闹意见”。特别是近几年,逐渐增多的风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厂,这些分布式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压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力管理模式逐渐进入公众视野。虚拟电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发电设施,而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平台,旨在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等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的聚合、协调与优化,虚拟电厂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内部的功率平衡,辅助电力网调节,达到“削峰填谷”、节能减排的目标。简言之,虚拟电厂不生产电力,只是电力“搬运工”,就是一个能精准控制用电需求和发电输出平衡的系统。 例如,在用电高峰时,虚拟电厂可实现大批商场负荷与电网的互动,通过将商场室内温度提升1至2摄氏度,在顾客几乎无觉察的情况下,大幅降低商场空调负荷,缓解电网用电压力。据测算,同时优化几百个大楼,节省用电可以比肩一个中小型的火电站。根据虚拟电厂运营商聚合资源的不同类别,它可分为“电源型”、“负荷型”和“混合型”。这些不同类型的虚拟电厂,虽无实体厂房、烟囱与污染物排放,却能通过智能化管理技术发挥出强大的电力调节能力,为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电力质量提供了保障。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光能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虚拟电厂的建设尤为重要。截至2024年10月中旬,新能源的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6014万千瓦,约占全省电源装机总量的64%,能源结构正逐渐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型。然而,伴随新能源装机比例的提高,电力系统在调度和运行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创新的管理模式来解决。
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强化电力保供,充分挖掘电力需求侧灵活调节资源,引导虚拟电厂规范化发展,结合甘肃电力市场运行实际,省工信厅会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编制《甘肃省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方案以“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的完整市场交易体系为基础,建立虚拟电厂的市场化运营机制。旨在激发电网内部的灵活调节潜力,逐步丰富市场交易主体,为电力系统提供多元化的调节手段,进而应对分布式能源并网带来的挑战。
在具体实施方面,方案从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建设与接入、市场运营、保障措施五个维度进行了详细规划。同时,还发布了《甘肃省虚拟电厂接入运行技术规范》和虚拟电厂建设与接入流程图,为虚拟电厂的接入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在建设过程中,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立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涵盖资源接入、运行监测、市场资讯等多项功能,形成对全省虚拟电厂的统一接入与管理。此外,虚拟电厂运营商需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建设各自的运营系统,以确保其数据采集、资源调配与市场交易的有效执行。
为确保虚拟电厂的市场运营顺畅,甘肃省在运营管理上建立了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作为市场管理单位的角色,负责虚拟电厂的指导、监督与考核。同时,省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将为虚拟电厂运营商提供调节能力校核、运营监测与效果评估等服务,确保各项业务运作的高效与规范。
在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流程中,运营商需向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报送详细的项目建设方案,经评审通过后进入公示阶段,随后再依照相关建设要求实施。在此基础上,项目完成后,还需进行系统的技术测试,确保其具备市场参与能力。
- 2024-10-29第八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总决赛落幕 甘肃赛区代表队斩获十个奖项
- 2024-10-28推动人工智能成为“底座技术”——从2024中国计算机大会看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2024-10-282024人工智能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展望发布
- 2024-10-28全球最大规模量子计算流体动力学仿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