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促振兴 海河情深开新局——天津市2021年东西部协作工作纪实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站在新的起点上,天津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开创津甘协作新局面。
津甘帮扶廿六载,携手迈进新征程。从黄土高原到河西走廊,从藏乡草原到黄河之滨,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紧盯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天津市的帮扶开启了“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新征程。
大幅超额完成《东西部协作协议》各项指标任务,脱贫人口就业数、消费帮扶额达到任务数的近4倍-5倍;成功举办“津企陇上行”“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女排公益赛等较强影响力活动;创新百村振兴计划、一县一园工程,科技帮扶行动和防返贫保险……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一年来在助力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中作出了天津贡献、书写了天津担当。
津甘消费帮扶
津企陇上行
高位推动掀热潮
摘去贫困的帽子,苦瘠陇原换新颜。2021年,美丽生活在陇原大地蓬勃生长。
告别贫困,开启新程。陇原的新生活新面貌,与东西部协作工作的大力推进是密不可分的。
在助力甘肃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帮扶甘肃26年的天津又开启了津甘协作的新征程。
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天津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高位谋划协作帮扶。今年以来,天津市组织召开各类专题会议16次,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东西部协作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擘画出新的东西部协作路线图。
天津市委主要领导明确要求,要责任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劲头不松、热情不退,强化产业帮扶,不断完善机制、优化方式、凝聚合力,助力结对地区发展振兴;要加快工作重心转移,为实现结对地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贡献天津力量。
为此,天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率党政代表团赴甘肃省学习考察,召开高层联席会议,签署津甘“十四五”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出台了《天津市高质量推进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实施方案》和人才支援、产业合作等11个专项方案,配套特色产业、消费帮扶、乡村振兴等政策文件16个。津甘联合制定《天津市·甘肃省“十四五”深化东西部协作规划》,印发《甘肃省东西部协作资金管理办法》《甘肃省东西部协作产业合作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确保政策标准协调、工作规范统一。
围绕织密东西部协作责任网,天津市继续完善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5位市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架构;健全人才支援、产业帮扶、乡村振兴和科技帮扶等“12+1”专项工作组织机制,推动16个区与甘肃34个脱贫县继续开展结对帮扶,以此来推进津甘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
巩固成果多举措
依托自身优势打好组合拳,才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
“我挣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工资!”在艾玛电动车公司上班的镇原县小伙柳亘说,这里上班,宿舍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一个月收入过万,干起活来比以前更有劲了。
今年以来,天津市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打造劳务协作“四新工程”,开展稳岗就业行动,出台留岗红包、暖心关爱等政策,累计向2.15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8200余万元,在津稳岗脱贫人口超过15.64万人。助力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就业8.12万人,其中,脱贫人口7.08万人,分别是《东西部协作协议》的3.1倍、3.9倍,助力甘肃省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增收、稳定脱贫。还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支持建设县级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劳务协作培训班278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0650人次,其中脱贫人口8757人次。
在天津,百合、玫瑰、大枣、枸杞、苹果、花椒、牛羊肉等“甘味”农特产品深受市民青睐。天津市食品集团、天津市陇源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灵食街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特色农产品销售的骨干力量。
围绕畅通“甘味”农产品销售渠道,天津市开发天津消费帮扶服务平台,通过“公开产品价格、鼓励市场竞争”实现提质降价,半年来,平台注册人数28.4万人、企业4521家,实现消费帮扶5.17亿元。加大预留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份额,通过832平台采购1.12亿元,同比增长77%。还在国家会展中心全年设置消费帮扶展区,开展消费帮扶月、白银文化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宣传甘肃各市州历史、文化和品牌,推介“甘味”农特产品,全年累计完成采购、帮助销售农特产品32.64亿元,是《协议》目标的4.7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天津市还建立了滞销农产品快速响应机制,帮助甘肃销售猪肉、苹果等滞销产品上千万元。
为消除因灾、因病、因残、因学、因疫、因就业不稳、因突发事件等因素而导致的返贫致贫风险,天津市依托“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662家企业、66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201个村。探索建立防返贫长效机制,以“小资金,大爱心”方式,动员900余家企业捐赠2300余万元建立“防返贫资金池”,形成全市16区全覆盖、甘肃34县全保障的防返贫体系。目前,已有7个区启用“防返贫资金池”,使用资金541万元,帮扶庆阳、白银、甘南等地救助水、旱、冰雹灾害,资助兰州、平凉、天水等地的贫困学生、特困家庭,为脱贫地区农村人口稳稳筑牢防返贫底线。同时,使用财政资金3209万元在28个县设立防返贫保险,为41.4万户、170余万脱贫人口提供防返贫保障,已赔付资金923.81万元,帮助6.22万脱贫人口远离返贫风险。
在10月份,甘肃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后,天津市更是立即响应,累计捐赠防疫资金、设备物资折款1219.28万元,投入干部人才270名参与一线防控工作,与当地干部群众心手相连、共抗疫情,体现了天津作为和天津温度。
深化协作促振兴
劳务招聘
一村一模式,村村新模样。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靖远县,天津市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602万元,探索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的“靖远样板”。
依托天津市规划、技术优势,高水平编制若笠乡富民社区、北湾镇富坪村和糜滩镇独石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规划和建设方案。在易地搬迁点靖远县若笠乡富民社区,引进甘肃陇原农林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文冠果种植示范区、文冠果产品加工区、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以“企业投资+村集体入股+村民就业”方式带动村民增收。
富坪村是岷漳地震受灾群众易地安置村,主打黄瓜等蔬菜产业。结合这一实际,天津市帮助引进青白(天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农户自建+资金补助”的方式,新建夏季蔬菜冷棚341座及供水配套设施,半年时间即帮助154户村民户均增收6万余元。在独石村,依托靖远古八景之一的“中流砥柱”和毗邻虎豹口、鱼龙山的区位优势,引进与湖南新绿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建设千亩耐碱水稻示范田建设意向,打造集红色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乡村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示范村。
今年以来,天津市创新开展“百村振兴计划”,整合全市帮扶合力,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到县资金,用3年至5年时间为结对地区每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打造3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其他帮扶县打造2个以上的示范村。目前,已督导各示范村完成规划编制,累计投入资金3.53亿元,启动实施乡村建设项目266个。还发动全市204个镇(街)、191个村(社区)、662家企业、66个社会组织深化结对帮扶,推动东西部文化交流互鉴,复制推广乡村建设、基层治理、乡村产业发展等工作经验60余条,助力甘肃省乡村建设、振兴发展。
在甘肃各帮扶县区,天津大力复制推广天津产业扶持引导资金经验做法,津甘鲁三地联合设立产业合作奖补资金,激励产业深度合作。建立结对区县“一县一园”共建机制,通过新建或支持已建成园区完善配套、提升能级等形式共建园区43个,其中农业产业园33个。选派管理、技术等人员50人次,推动结对地区加强产业园区的规划完善和配套升级,促进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更好地支撑东部产业梯度转移。深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帮扶模式,引导奥群牧业、百利种苗等企业114家落地投产,实际投资额10.51亿元,同比增长44%,构建跨区域利益分享机制,实现产业转移、协调发展。
产业互补将协作推向纵深。为深入挖掘甘肃特色资源,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津甘加强港口物流、自主创新、生态治理等领域合作,天津港在甘肃打造海铁联运通道,加速完善区域物流体系;瞄准“双碳”目标,签署《清洁能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天津滨海光热、泛亚远华等企业签约投资70余亿元,深化清洁能源合作;助力打造“如意甘肃”旅游品牌,举办“乡村振兴 携手同行”等推介活动,开通天津至夏河航线,打造平凉、天水等11条旅游线路,助力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8亿元。
结合甘肃发展实际,津甘健全了省际间科技特派员制度,联合认定科技特派员257名,覆盖甘肃特色主导产业。安排资金4056万元实施科技帮扶项目75个,引导农业科技成果在甘肃省推广应用。在甘肃省建立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十余个,21支科技团队、309名特派员活跃在生产一线,引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超过300个,以科技创新为津甘高质量发展双向赋能,实现科技共享、协调发展。共建“技能甘肃”,推动26所中高职国家示范骨干院校与甘肃职业院校结对合作,招收农村学生来津就读职业院校3533人,为甘肃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蓄“职业”力量。
除此之外,天津市还将资金、人才等政策举措向12个重点帮扶县倾斜。资金投入占比达42.6%,其中,财政援助资金6.99亿元,社会帮扶资金1.02亿元,县均达到6675万元。干部人才选派挂职371人,积极投入旱涝灾害救助、疫情防控等工作。1092人次柔性专技人才助力提升甘肃教育、医疗、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其中帮扶一年以上的人才超33%;选派医生443名、教师445名,深化“组团式”“院包科”“师带徒”医疗帮扶,创新“托管式”“示范校”“示范班”教育帮扶。培育乡村振兴“领头雁”,开展乡村振兴专题培训374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人才2.4万人次,为甘肃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靖和产业园奠基仪式
携手发力谋共富
过渡期内要开好局、起好步,携手开启促进共同富裕新征程。在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中,天津市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力打造津甘东西部协作的“升级版”。
经过3年的不懈努力,“津企陇上行”已成为东西部协作的靓丽品牌。今年,“津企陇上行”活动,引导一批企业参与乡村振兴,达成合作意向50项,签约金额128.44亿元,国家乡村振兴局领导给予高度评价。
“津企陇上行”更是以“服务链、品牌链、产业链、情谊链”持续深化津甘产业合作。围绕做优“服务链”,天津市与甘肃省共同建立省市县三级产业合作联动机制,针对“津企陇上行”签约项目,开展“一对一”跟踪服务,引导、激励企业自觉联农、主动带农。为打造“津企行”新品牌,今年首次将“津企陇上行”纳入第27届“兰洽会”。还延伸举办“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产业节;召开“津企天天行”暨政企座谈推介会等活动。
依托“津企陇上行”,甘肃因地制宜引进产业合作项目,嫁接天津资金、技术优势,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天津食品集团下属嘉立荷牧业集团与凉州区政府签订奶源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9亿元,可为当地新增300个就业机会,消化周边农民5万亩全株玉米和2万亩玉米秸秆,打造农牧结合和高效生产的样板。瞄准“双碳”目标,天津泛亚远华新能源公司与榆中县签署盛阳200兆瓦农光互补项目,总投资8亿元,利用4000亩向阳荒山建设光伏电站,并在光伏板下种植苜蓿,实现农光互补、土地高效利用。
紧盯做长“情谊链”,天津市引津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天津大禹节水公司累计向天水、酒泉等市捐赠现金、防疫物资超过532万元,并将“产业资本+股权投资人+项目融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武清模式”在甘肃复制推广。天士力集团捐资援建镇原县华夏未来天人智慧幼儿园,总投资超过5000万元,能满足12个教学班、近400名学生的教学需求,是庆阳市理念最先进、教育最优质、设施最齐全的幼教机构,成为东西部协作结出的又一硕果。
围绕实施“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天津市通过抓示范、带全面,整合各方力量,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围绕推动津甘区域协作共赢稳健发展,天津市全力支持甘肃省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共建产业园区,拓展产销渠道,加强劳务对接,努力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加快实现甘肃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津甘一家亲,携手谋共富。津甘协作已从单向帮扶走向纵深发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资源互补互利互惠中,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相关新闻
- 2018-09-19不忘初心谋发展 ——张掖甘州区改革开放40年综述
- 2021-12-21兰州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 2021-12-20兰州市政府与江海证券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1-12-16兰州市中小企业再获政府采购政策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