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仕途不顺的李商隐,曾在平凉度过两年多美好时光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公元813年—858年),晚唐著名诗人,一生创作诗歌众多,留传下来的有600多首。特别是《唐诗三百首》中选入22首,名列第4。
晚唐诗在前人的光芒下有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李白、李贺合称“三李”。
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作品构思奇巧,风格绚丽,尤其是爱情诗、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用典较多,意蕴深远,白居易晚年看到他的作品,曾戏谑说自己死后要投胎做其子,叮嘱家人要请李商隐为自己写墓志铭。
这样一个文学造诣很高的人,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人生际遇却很不顺达。
李商隐19岁因文才深得“牛党”要员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赏识,引为幕府巡官。25岁进士及第,26岁受聘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辟为书记。王茂元爱其才,招为婿。他因此遭到牛党的排斥。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之间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生,46岁便忧郁而死。
他是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三岁跟着父亲去浙江,不到十岁父亲去世,母亲带他回乡过着清苦的生活,为别人抄书养家糊口。
青年时因文章出众而出名,得到了令狐楚等前辈赏识。令狐楚特别欣赏李商隐的才华,让他和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为友,并教他写骈体文,照顾颇多。
公元837年,久试不中的李商隐终于进士题名。同榜进士韩瞻邀请李商隐去泾州(今平凉市泾川县)。李商隐到泾州后,韩瞻把他介绍给自己的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并做了王的幕僚。
李商隐出色的文学才华很快得到了王茂元的赏识。王茂元曾在多地做官,爱好诗文,对李商隐这位“临时工”越来越喜欢。工作之余,韩瞻也经常带李商隐去岳父家里玩,并把妻妹介绍给他。
王茂元待字闺中的小女儿作为大家闺秀,也略懂诗文,和李商隐的共同语言日益增多。天长日久,李商隐渐渐对其产生好感,王氏也很欣赏他的才华。王茂元知道后,便把小女儿嫁给李商隐,成就了一桩美好婚姻,李商隐也因此在泾州度过了2年多美好的时光。
唐代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性也能在街市抛头露面。我们可以想象,作为泾原最高行政长官王茂元的乘龙快婿,年轻的李商隐在工作之余,和妻子及连襟韩瞻夫妻一起,在风和日丽或秋高气爽的天气里,尽情畅游泾州大地。
当时六盘山以东的固原、平凉、庆阳基本都属泾原节度使管辖,其治所在泾州的安定城(今泾川北部)。
李商隐登上雄伟的安定城楼眺望远方,或去泾水之畔的回山脚下,谒拜西王母神位,瞻仰能工巧匠雕凿的王母宫石窟。
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瑶池》: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傍晚回到家里,王氏为丈夫点灯磨墨,李商隐铺纸提笔,挥毫写下《安定城楼》等佳作。
在《安定城楼》中,李商隐写道: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这首诗具有李商隐许多无题诗的特点:用典较多,工整华丽,特别有神韵。从中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政治上的抱负和志向,以及当下不理想的处境。也透露出一个信息,他对某些权贵人物的不满。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
青年李商隐刚到洛阳,对他特别看重的令狐楚,是“牛李党争”中“牛党’的中坚力量,但是李商隐却娶了“李党”中王茂元的女儿。这样,“牛党”认为李商隐背叛了有恩于他的令狐家族,对他的才华视而不见,甚至开始在进士以后的入仕考试中作梗。
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李商隐在户部组织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中落第,在回中见到被狂风疾雨打落的牡丹,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处境,便写下了《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两首:
“(其一)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其二)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李商隐用牡丹为雨所败的凄凉景象寄托自己身世零落摧残之感,全诗格调凄凉哀婉,标志着李商隐独具个性的创作风格的真正形成,更体现了他无所依托的孤独之感。
开成四年(839年),李商隐再次参加授官考试,顺利通过,得到了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这是一个低级的官职,没过多久,被调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与校书郎的品级差不多,从此李商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商隐在泾州的那两年,刚二十出头,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虽然仕途前景并不明朗,但是心中对未来充满憧憬。更加之新婚燕尔,心情肯定是愉悦的,泾州大地上留下了他轻快的脚印,安定城楼上传出他昂扬顿挫的声音,他在向同僚们颂读自己的作品。
在他的理想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他就可以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遗憾的是,李商隐的从政之路一生不畅,东奔西走,在不同幕府中担任很低的职务。在蜀地时,他写下了思念妻子的《雨夜寄北》,表达相思之苦。
仕途不畅的李商隐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咏史诗着眼于历史经验,指出现实中的问题,使咏史诗成为政治诗的一种特殊形式。
没有参政的条件却存匡国宏愿,明明感到环境冷暖,却仍怀一片赤诚。
李商隐的好友崔珏曾评价他: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这大概是对李商隐悲苦一生的最好注脚。古老的泾州大地,也因李商隐的足迹而在唐诗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资料: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列传·文苑下》(2007年中华书局出版)
2.陈永正《李商隐诗选译》(1991年成都巴蜀书社)
3.陈平编著《图解中华国学集萃》(2012年沈阳出版社出版)
- 2022-04-18充满"俚俗味"的八沟一河 默默滋养平凉古城一千多年
- 2022-04-18诗仙李白的“探月”抱负,败了
- 2022-04-15民国时期商业广告里的金城往事
- 2022-04-14平凉大堡山伏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