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考古】甘肃考古与黄河文化
原标题:【走近考古】
甘肃考古与黄河文化
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的马车复原效果图(本版图片均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夏河人下颌骨化石
张家川圪垯川遗址仰韶早期房址
庆阳南佐遗址出土的成组彩陶瓶
临洮马家窑文化陶器组合
肃北马鬃山径保尔草场玉矿聚落址
宁县石家遇村遗址墓葬椁室全景
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车马坑
慕容智墓志及志盖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陈国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地理标识,也是重要的文化标识和精神标识。黄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传承的核心地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之一。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中原文化与西部文化、华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汇地。甘肃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这里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
中国现代考古学发端于黄河流域。考古,连接了历史与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缺失的“拼图”,我们通过考古发现得到的第一手资料,深刻认知到“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丰富和深化着我们对祖先和历史的认知。
依托甘肃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围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早期矿冶考古、周秦戎考古、佛教考古、吐谷浑考古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开展了人类起源与演化、农业起源与扩散、文明起源与传播、国家起源与发展、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等系列重大考古工作。同时,甘肃文物部门制定完成了《甘肃省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开展完成了黄河左近地区史前考古专项调查,并编著完成《黄河文化遗产——黄河左近地区史前考古调查报告》。
近年来,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的夏河白石崖洞、张家川圪垯川、庆阳南佐、临洮马家窑等,都是阐释黄河文化的重要遗址。每一个考古遗址,都值得我们好好地讲一讲,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考古力量。
第一站 夏河县白石崖洞遗址
夏河县白石崖洞遗址的发掘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历史推至至少距今16万年前。发现的夏河人化石是除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之外的第一件丹人化石,为深入研究丹尼索瓦人的体质形态特征、时空分布及其在东亚古人类演化中的重要意义提供了关键证据。最为重要的是,该化石为现代藏族人群广泛携带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找到了可能的本地来源。
第二站 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张家川圪垯川遗址的发掘揭示出黄河流域目前所见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仰韶文化早期三重环壕聚落。遗迹年代距今6200年—4900年,证实陇西黄土高原地区是仰韶文化的又一分布中心,在农业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第三站 庆阳南佐遗址
庆阳南佐遗址主体年代集中在距今5200年—4600年,是一处三重环壕的大型聚落遗址,面积600万平方米。其中,由九个夯土台围成的核心区面积约30万平方米,核心区北部为联排式“宫殿区”。大型夯土墙建筑F1建筑形态与大地湾F901近似,其室内面积达630平方米。此外,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碳化水稻和器型独特、制作精良、成组出现的陶器、石器、骨器等,可能具有祭祀或礼器的性质。考古发现表明,南佐遗址是一处具有都邑性质的大型高等级中心聚落,显示当时陇东地区已经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对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极为重要。
第四站 临洮马家窑遗址
从仰韶文化早期发展至仰韶文化晚期,甘肃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主要形成了武山傅家门石岭下、秦安大地湾四期、庆阳南佐、临洮马家窑早期为代表的四个地方文化类型。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马家窑村西侧的台地上,是马家窑文化命名地。最新的发掘,确定了一批庙底沟时期、马家窑早期和马家窑时期的典型遗存,对进一步认识马家窑文化的来源、完善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站 甘肃境内冶金遗址发掘
近年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西走廊地区持续开展了早期矿冶遗址考古,通过对张掖西城驿、金塔缸缸洼等一批冶金遗址的发掘证实,河西走廊是中国早期冶金中心之一,对中原及周边区域冶金活动产生过重要影响。大麦、小麦、权杖头、土坯建筑等的发现,有力地证明,河西走廊是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在距今4000年前后,东西文化在河西走廊地区便已进行着频繁的交流。
通过对敦煌旱峡、马鬃山径保尔草场等一批国内目前所见最早的玉矿遗址的发掘可以证实,在距今4000年至2000年间,河西走廊进行着透闪石玉矿的开采,河西走廊的玉料源源不断地进入到中原及其周边区域,并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第六站 宁县石家遇村遗址
甘肃分布着丰富的周文化资源,以陇东南地区最为富集。石家遇村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自2016年开始发掘,已清理两周秦汉时期墓葬、车马坑等200余座,新发现多层次聚落结构,首次建立起陇东地区西周至秦汉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揭示了陇东这一关键区域周秦戎实力此消彼长的复杂关系,是研究这一时期族群交流、融合发展过程的重要发现,对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站 早期秦文化遗址
甘肃是早期秦文化的发源地,累计发现早期秦文化遗址70余处,呈现出遗址年代早、等级高、文化因素复杂、祭祀遗址众多等特征。通过对礼县鸾亭山、西山坪、大堡子山,清水县李崖、甘谷县毛家坪、六八图等遗址近19年的考古工作,我们对秦人、秦文化的来源、早期秦文化的基本面貌、两周时期西戎文化的内涵、秦文化与西戎文化的关系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清水李崖遗址从考古学的角度证实了秦人东来说,礼县西山城址可能是秦人的早期都邑——西犬丘,大堡子山遗址可能为秦人早期都邑“西新邑”,礼县鸾亭山遗址为寻找秦襄公西畤提供了重要线索。张家川马家塬墓地的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反映了战国晚期至秦代西戎文化的面貌,是研究西戎文化、秦戎关系、早期中西文化交流、中国古代车舆发展和演变以及古代工艺技术的重要实物资料。礼县四角坪遗址是秦帝国时期与祭祀相关的礼制性建筑群,是国内目前首次发现的秦帝国时期代表国家意志的礼制性建筑群,是从王国到帝国阶段转型的标志性建筑。
第八站 吐谷浑王族墓葬
在武威南山地区确认了一批吐谷浑王族墓葬,年代集中在公元663年-755年之间,已确认大可汗、阳晖谷、白杨山三大陵区。喜王慕容智墓为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是目前发现唯一保存完整的吐谷浑王族墓葬。墓内出土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包括武士俑、镇墓兽等镇墓神煞俑,骑马俑、风帽俑、文官俑等出行仪仗俑群,狗、羊、鸡、猪等家畜家禽俑,木质列戟屋、叉、排箫等模型器具,木质胡床、六曲屏风、床榻等生活实用器及随葬明器,铁甲胄、金银马具、弓、胡禄等成套武器装备。其中如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风、列戟屋模型、成套武备等,皆为国内同时期相关文物首次或罕见的发现。甬道正中出土《慕容智墓志》一合,墓志首次提及武威南山区“大可汗陵”的存在,墓志左侧面还刻有两行利用汉字偏旁部首合成的文字,初步判断为吐谷浑本民族文字。从文字和实物层面揭示了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百年间逐渐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史实,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心中有来处,脚下便有根,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是增强文化记忆的根本。从一件件、一处处、一批批考古文物、考古遗址、考古成果中,我们正在尝试激活更多的历史密码,从中汲取文化力量,通过一项项重大的历史考古与发掘,通过对甘肃历史文物的展示与解读,通过扎实的研究成果,揭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作者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 2023-02-23甘肃省推进特色法治乡村建设提升治理效能
- 2023-02-23“三项行动”加强境外人员管理工作 兰州公安出入境管理处营造平稳、有序、安定的涉外环境
- 2023-02-23兰州市旅游促进民族交往交融计划启动
- 2023-02-23【陇拍客】新能源发展按下“加快键” 甘肃临泽“风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