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人文历史

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甘肃声音”

23-09-20 10:5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靳佩佩

  原标题: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甘肃声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璀璨绚烂的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文化遗产,让世界更加美好——

  9月15日上午,作为2023北京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指导和承办的“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平行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文博领域、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探讨。

  作为6位演讲嘉宾之一,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以《坚持“保护、研究、弘扬”,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为主题作了精彩演讲,借北京文化论坛这一国家级平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铿锵有力的“敦煌声音”“甘肃声音”。

  “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只有保护好、研究透,才能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赵声良说,敦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80年来,敦煌研究院学者们代代接力,围绕“保护、研究、弘扬”核心,伴着风沙与青春,走出了一条荆棘与鲜花并存的“敦煌道路”。

  保护,是基础

  莫高窟,是全世界仅有的两个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全部六项标准的遗产点。可建于公元4-14世纪的她,历经千年岁月,已十分脆弱。

  “文物保护是基础。”赵声良说,保护不好,一切都无从说起,敦煌研究院始终将文物保护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国际、国内合作,吸收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逐步探索出一整套科学保护办法,在保护好莫高窟的同时,还将保护与管理经验运用到各地石窟。

  “要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守护好中华文脉。”扎根大漠深处的莫高人,这样讲,也这样做——

  针对壁画、彩塑出现的各类病害,探索形成一整套成熟的治理和修复技术;通过20多年的风沙治理,形成良好的窟外大环境;采用对所有洞窟全面监测的措施,逐步形成预防性保护体系;为了能使敦煌石窟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早在20多年前就开展了文物数字化工作……

  中国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珍贵而独特的资源。如何破解旅游开发与保护间的矛盾,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这个答案,敦煌研究院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寻找了。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根本在于文化的支撑,我们提倡有文化、有品位、有思想的旅游。”赵声良介绍说,从游客承载量研究到数字展示中心运行,最终形成洞窟文物得到科学保护,游客有序参观、深度体验的旅游新模式,不仅受到广大游客好评,也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肯定,并推广到全国。

  研究,是核心

  “文物研究是核心。”赵声良说,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研究,如何知道文化遗产的巨大价值?“所以要不断挖掘、研究、整理、选择、转化。”

  近80年几代学者潜心研究,深奥的佛教、历史、考古等知识已转化成普通观众可以了解和掌握的文化,历经千百年的古代敦煌文化也转化成一系列文化成果,以各种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可在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教学和学术研究,也可转化成普通游客、普通观众更容易了解的知识;观众走进石窟之中,既可欣赏其艺术之美,还可了解文化遗产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等等,“当观众真正看懂了,一定会为我国有这么精美的传统艺术而赞叹,也一定会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文化自信。”

  敦煌学,国际显学。为彻底扭转曾一度令人痛心的“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困境,几代敦煌学人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努力。欣慰的是,如今“敦煌学回归中国”,国际学术界已公认中国是敦煌学研究中心,而最大的中心就在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立足敦煌,放眼世界,持续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敦煌学研究和发展。”赵声良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敦煌研究院在敦煌石窟考古、石窟艺术、敦煌文献研究等领域不断推出新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00多部,其中《敦煌石窟全集》(26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敦煌艺术大辞典》等,分别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创刊于1983年的《敦煌研究》,已成为国际敦煌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和学术载体……

  尽管成果丰硕,但赵声良明白,“加强文物的研究,特别是深入挖掘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等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弘扬,是目标

  在传播方面,敦煌文化“春色满园”。

  为何?

  “除了敦煌文化本身内容无限丰富和精彩外,大量的研究者进行的大量创造性转化,大量的文艺工作者进行的大量创新性发展,是关键。”赵声良分析道,并围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了分享——

  首先,必须要尊重传统文化,搞懂传统文化,并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这是前提。

  其次,必须重视保护、研究的专家队伍建设。因为,只有经过他们的科学调查研究,才能揭示出古代文化遗产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经过他们的创造性转化,才能让保存在库房里的文物、分布在祖国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并转化为观众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再次,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不可能直接变为今天的新艺术,需要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的精神特质、风格特色之后,在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领域进行创新。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既是经典,也是经验。

  此外,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广泛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云游敦煌》《敦煌岁时节令》《敦煌仙子》等节目,就让观众足不出户“云”游敦煌,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同时,还与甘肃省外办合作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活动,举办敦煌艺术讲座,先后连线德国、亚美尼亚等国,深度介绍敦煌文化艺术,传播中国声音。

  “新时代新时期,我们需要新文化、新艺术,但新文化新艺术绝不是无中生有、突然间产生的。”赵声良说,创作出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新文化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但我们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