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历史

来露天长城博物馆 一起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厚度

23-09-25 09:55 来源:新甘肃 编辑:靳佩佩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6月25日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地标性建筑中的突出代表,长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成为世界语境的中国符号。

  瞧!在远方层层叠叠黛蓝色山脉的映衬下,两道古老的城墙并行着向更远处蜿蜒前行,高于地面的那道黄色城墙是明长城,而颜色稍深的壕沟是汉长城,两条跨越千载的古长城最近处不过十余米,仿佛携手讲述着动人的故事……

  万里长城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它是中华民族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从春秋战国到明朝末年,2000多年来,无数哀魂用心血和汗水铸就了他不朽的风采;从汉唐到明清,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捍卫了他伟岸的雄风。它是华夏儿女用军魂、民魂,民族之魂打造的千古丰碑。走近山丹汉明长城,让人感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沧桑与厚重。断壁残垣之间,蕴含着烽火硝烟、金戈铁马,民族兴衰、朝代更迭;残缺之中,折射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魂魄。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驱逐匈奴、开拓河西走廊之后不久,即在河西北境陆续修建了绵延一千多公里的史书上称为“塞障”的沟壑、墙垣,用来阻挡匈奴,以确保刚开通不久的丝绸之路畅通。汉语中的“塞北”“塞外”就是由此而来的。而今天的人们则习惯称汉代修筑的这些沟壑、墙垣为“汉长城”。“汉长城”修筑的特点是挖掘出深沟的同时,再用这些挖出的土夯筑成高大厚实的墙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这些汉代遗存下来的防御工事,已被大自然消磨得像一道农民用来灌溉的土埂和水沟,在旷野上很不起眼,不了解的人往往要经专家指点才能辨识。

  山丹境内汉长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全长94公里(现存完整的有93公里),呈东西走向,主体以壕沟代替墙垣,全线由壕沟、自然河和烽燧构成;明长城为明嘉靖后期始建,隆庆六年(1572年)竣工,沿汉长城壕沟修筑,明长城271公里(现存完整的有181公里),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沿途有墩、台、关、堡等防御设施80多座。蜿蜒并行的汉、明长城,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又同向并行,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土筑长城段,在国内绝无仅有,因此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2006年,山丹境内长城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山丹县被确定为长城保护试点县。2010年,中国长城学会授予山丹县“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长城保护功勋单位牌匾。

  明月照边关,往事越千年。今天,汉明长城已经成为山丹县发展文化旅游事业的宝贵资源。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的建设,为保护和传承山丹长城文化,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山丹县作为长城资源大县,承担着甘肃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三园三段、八点一线”规划中的“三段”之一、即“明长城集中展示带重要展示节点”的建设功能。甘凉咽喉风景示范段、长城本体保护、长城数字化保护展示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将更为有效地保护传承好山丹汉明长城。

  在漫漫西域的边关,戍边将士寄书万里,只为向天子解忧。长城,戍边士卒,这里生活的人民,这些构成了长城之魂。在祁连山下的漫漫戈壁,沿着山丹境内的汉明长城,抚摸浸透历史烟云和血泪的长城,感受2000年的文化温度,了解和体悟长城文化的悲壮和豪情。长城传递的是一种将士守家卫国雄壮的温度,是一种士卒思乡望断秋雁的温度,是思妇盼归泪洒寒秋的温度,更是穿越千年一脉相承的华夏温度。(陈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