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让古籍“活”起来
原标题:【文化视点】让古籍“活”起来
甘肃省图书馆工作人员修复古籍 岳庆艳
志愿者整理古籍 甘谷县图书馆供图
漆子扬
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媒介,传承着中国学术的血脉和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欣欣向荣的表征和见证。
文献的产生与文字的出现应该是同步相伴的。据《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夏桀迷惑,暴乱愈甚,夏太史执“图法”而泣,“图法”是夏代晚期的文献典籍,这应该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文献。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文献是商代的甲骨卜辞。春秋晚期战国初期,对经典解释的话语权也逐渐从贵族转向专业人才,于是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以老子、孔子、墨子等为代表的学者把西周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以及讲解这些教材的“传”“说”“记”等,构成了中国早期比较成熟的书籍,也就是早期成熟的古籍。
在晚唐雕版印刷技术发明之前,书籍的传播几乎都采用誊抄方式,限制了古籍的流传,也遏制了读书人博览群书的热情。到宋代,雕版印刷开始兴盛,刻书之多、雕镂之广、规模之大、版印之精、流通之宽,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促进了古籍的广泛应用传播。文人阅读量、古籍需求量空前增长,民间刻坊日趋繁荣,书籍文化随之兴盛。整个宋代的文化水平,也因此远远超越前代。于是也就有了宋神宗对李白与苏轼“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的评价,认为李白和苏轼的才华相当,而学识则不及苏轼,原因在于唐代书籍的传播限制。
中国历史上古籍曾多次遭受厄运,但中国学术和中华文化依然绵延不绝,因为在每一个历史关头总有一大批有识之士不顾身家性命,抢救古籍文献,聚徒授学,校勘古籍,传承学术。《汉书·河间献王传》载,刘德“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清末战乱时,散落民间。丁申、丁丙兄弟发现人们包装食物的纸竟然是《四库全书》的散页,神情悲切,遂奋力而起,搜救《四库全书》八千余册,约占杭州文澜阁藏本的四分之一。
古籍文献在新时代的价值
从知识层面说,不同年代的古籍承载着相应时期的具体知识,而且是中华文明的表征和见证。在青蒿素抗药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东晋善本医书《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获得泡水绞取汁的启示,从而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
从文化价值讲,历史文化依赖古籍文献得以传承,尤其是人文科学,善本的整理传承,乃是一代学术高度的标志之一。今天我们整理古籍文献,传播善本,不仅能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更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甘肃古籍的家底和保存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历史典籍浩如烟海,但由于朝代更迭、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年代久远等原因,大量古籍已流失或毁坏。那么我国究竟有多少古籍穿越漫长时空,留存了下来?
截至2021年12月,全国汉文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总量为270余万部,30多个省区市基本完成汉文普查,占预计汉文总量的90%以上,共2861家单位完成普查登记,古籍家底基本摸清。
甘肃古籍文献家底又如何呢?据甘肃省图书馆古籍文献部岳庆艳研究员介绍,我省图书馆、档案馆等古籍收藏单位,经过近15年的普查统计,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甘肃藏有约100万册古籍,80%以上的汉文古籍完成了在册登记。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2010年到2013年曾进行全面调查,共厘定1949年前甘肃汉文古籍大约2100种,包括经部250余种、史部440余种、子部380余种、集部950余种,以及丛书部12种。但大多数流失散佚。根据《西北史籍要目提要》《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述略》《甘肃文献总目提要》等著作统计,目前国内外除敦煌文献和民间收藏之外,现存甘肃地方古籍文献共计约500种,其中经部95种、史部250种、子部60种、集部古籍90种,还有《二酉堂丛书》等部分丛书。
甘肃古籍文献整理的成就
笔者所谈的甘肃地方文献成就不包括敦煌、简牍、少数民族的典籍,而是以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主编的“陇右文献丛书”“陇右文献丛书新编”和以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编的《陇上文藏》大型丛书为代表。
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1983年就制定了“陇右文献丛书”长期规划,其间,整理出版《陇右近代诗钞》《甘肃人物志》《陇右方言发微》《酒泉宝卷》等近40种。2014年重新制定规划,整理出版“陇右文献丛书新编”《陇南金石校录》《凉州府志备考校注》等10余部。
“西行记丛萃”及续编作为“陇右文献丛书”成果之一,由胡大浚教授主持点校,收录元代到1945年的甘宁青新西行记共37种,辑为20册,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2003年出版。内容涉及200年来西北地区道路交通、气候物产、城乡风光、民情习俗、文化教育等。《西行记新编》作为“陇右文献丛书新编”工程之一于今年3月启动,由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和甘肃文化出版社共同策划整理完成。
《陇上文藏》文史工程项目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主编的以搜集、整理明清至民国期间甘肃文化名人代表性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丛书,历任馆长任编委会主任,第一辑收录胡缵宗、张澍、安维峻、刘尔炘、吴可读、李克明、范振绪等三十位。目前出版《刘尔炘集校释》(上下)等7部。
由于古籍整理力量和出版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抢救保存典籍,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和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先后影印出版大型丛书《丝绸之路文献丛刊》《陇右文库》。
《丝绸之路文献丛刊》是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巴蜀书社联合出版的甘肃地方文献大型古籍丛书,由所长漆子扬、副所长丁宏武任主编。目前出版《甘肃省志集成》,收录乾隆、宣统、民国3部省志,精装45册,除了总序,每部书皆有内容提要;出版《甘肃府县旧志全编》之《兰州卷》《天水卷》《庆阳卷》《河西卷》《定西平凉白银卷》《陇南甘南临夏卷》,共收录自明代至20世纪50年代地方志176部125册,除了总序,每部书皆有内容提要,同时对存目书也有考订;出版《中国西部民俗文献丛书》67种、《丝路稀见刻本宝卷集成》《丝路稀见抄本宝卷集成》20册57种、《邢澍文献辑刊》6种12册,合计309种。
《陇右文库》是首次对我省历史文化传承进行全面抢救发掘和传承保护的重大文化建设规划项目(2020-2029),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立项,由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负责实施,分《方志库》《著作库》《金石文献库》《出土文献库》《档案库》《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库》《民间宝卷库》《图录库》《文献存目提要库》和《附录库》等子库,总计约40编500卷约4亿字。全库采录古籍基本按原大影印,文献首页记录缩放比例,以达到最佳还原效果。
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
让古籍活起来,不仅是形式上的修复,还要从内容上唤醒沉睡已久的文献。“让古籍活起来”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古籍活起来实际上就是指做好古籍普及,多渠道、多媒介、立体化做好古籍大众化传播。把“高深莫测”的古籍在语言上进行通俗化,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比如选择甘肃历史上的家教文献、崇尚正义的文献,以及勤俭节约、勤政廉明、知书达理、爱护自然、扶助贫弱、吃苦耐劳、报效国家、追求和平等文献中各类感人事迹,分门别类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精选精注精译精评,配以古籍原本或善本的插图,激励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使古籍走进千家万户。
第二,古籍活起来就是古籍的“数字化”建设。应该鼓励社会创建文献数据平台,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对文献进行叙录式推广,力争使每部文献都有“前世今生”。打破单位壁垒,强调“加强古籍数字化资源管理和开放共享”,让人们能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和古籍密切相关。
第三,由高校教师,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博物馆馆员,省图书馆研究人员,与知名学者和有公众影响力的播音主持人、演员共同努力,在媒体传播、文化演出中推出古籍保护的相关节目,让古籍家喻户晓。
- 2015-08-04甘肃牵头完成《中国金石总录》开创古籍数字化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