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保护传承“唤”活古籍
原标题:瞭望丨保护传承“唤”活古籍
◇抢救修复、再生保护、活化利用……十年来,更多古籍走下高阁“疗伤”,更多古籍永续保存在“云端”,更多古籍在与人和现代生活的亲密接触中,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
◇各地的古籍修复师们埋首故纸残页与时间赛跑,只为延续古籍风貌、留存中华智慧。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
◇“完成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采集及精选影印工作迈出了活化利用第一步。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建立文溯阁《四库全书》数据库,使其成为‘天下万世共读之’的数字文献。”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郎兵兵
上面2张图为甘肃省图书馆藏《钦定礼部则例》修复前的画面;下面 2 张图为甘肃省图书馆藏《钦定礼部则例》修复后的画面 甘肃省图书馆供图
2023年9月初,《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首次亮相敦煌文博会。作为存世三部半《四库全书》中唯一未曾公开出版的著作,文溯阁《四库全书》充满神秘感。
“书本是天下之公器,古籍文献里面蕴藏着古人留下的智慧。”兰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研究所教授魏宏远说。为更好保护现存于甘肃省兰州市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地方政府投入上亿元升级馆藏条件,探索构建长效保护机制。
泱泱中华,文明博大。古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全面深改十年间,我国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古籍保护传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2022年,“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首次写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同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成为新时代我国古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抢救修复、再生保护、活化利用……十年来,更多古籍走下高阁“疗伤”,更多古籍永续保存在“云端”,更多古籍在与人和现代生活的亲密接触中,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
抢救“酥皮点心”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专家何谋忠和同事们,把严重脆化的古籍叫作“酥皮点心”——指尖儿一碰就可能碎成渣渣。
纸寿千年,怎奈光阴流逝刻下印记,承载往昔锦绣和历史记忆的古籍光彩渐消。“有的被虫蛀得千疮百孔,有的被黑乎乎的老鼠粪便覆盖,压根没法看。”何谋忠说。
据统计,甘肃省古籍总藏量约百万册件,包括汉文献70余万册,少数民族文献30余万册。其中,约21.2万册古籍存在脆化絮化霉变、书页边缘破损等不同程度的“伤情”,亟待修复。
延续古籍寿命,传承文脉价值,抢救修复、原生保护是第一步。
古籍修复者需要倾注大量心血,用高超的技艺为泛黄古籍治愈因虫蛀、风蚀、水浸、火炙等产生的损伤,再重新修整、装订、保存。
从最初偏居甘肃省图书馆一隅,到如今面积350多平方米大开间工作室,十年来,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条件明显提升。走进宽敞明亮的工作室,现代化修复设施一应俱全,专业修复人员也从3人增至15人。
甘肃省图书馆馆长肖学智介绍,作为甘肃省古籍保护龙头单位,该馆2018年至2022年累计投入1368万余元,依托下设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全方位推进古籍存藏环境提升改造、设备更新采购、数字化建设、古籍修复保护等工作。
为了让更多旧纸残卷在修复人员手中“复活”,甘肃省图书馆2017年申请非遗专项经费40万元,先后在天水市图书馆、兰州大学图书馆等8家单位设立传习点,助力承载于古籍文物之上的文化与文明延续传承。
不仅甘肃,十年间,我国古籍修复人才培养体系持续健全完善。2013年起,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国家图书馆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并在全国部署建立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创新发展以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据统计,依托在职培训、师徒传承、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全国古籍专业修复人员已由2007年的不足百人增至约1000人。
各地的古籍修复师们埋首故纸残页与时间赛跑,只为延续古籍风貌、留存中华智慧。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2022年初,历时8年之久的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结项,这是继“敦煌遗书”、《赵城金藏》之后,国家图书馆主持的又一重要的珍贵古籍修复项目。
数字“藏用”两相宜
长期以来,古籍面临“藏用”两难的困局——每一次翻开,古籍都有损坏的风险;束之高阁,又无法实现活化利用价值。在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当下古籍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
《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统筹好古籍文物属性与文献属性的关系”,给出了兼顾古籍保护与古籍使用的科学思路。“统筹实施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成为重要工作抓手。
2021年,甘肃省正式启动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与影印出版工程第一阶段数字化采集工作。2022年6月,初步完成全书6141函、3474种、36315册、244万余筒页的数字化采集工作,数据资源总量逾700TB。
2023年5月,《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出版发行,《潜夫论》《拾遗记》《文房四谱》等代表我国书画艺术史经典作品以及古代陇人著作的三函、五种、18册原版影印书籍与公众见面。
“完成文溯阁《四库全书》数字化采集及精选影印工作迈出了活化利用第一步。我们的远景目标是建立文溯阁《四库全书》数据库,使其成为‘天下万世共读之’的数字文献。”肖学智说。
如今,借助数字化技术,随时随地查阅古籍不再是难事。在甘肃省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馆藏珍贵古籍全文数据库中,包括《(乾隆)甘肃通志》《(雍正)陕西通志》等200部1051册方志类善本古籍,以及466种甘肃地方戏曲剧本抄本全文图像。读者足不出户,即可随时免费在线阅览善本古籍文献。
截至目前,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个人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13万余部(件)。其中,由国家图书馆建设,于2016年9月开通运行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10.3万部(件)。
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修复人员在工作室内开展古籍修复工作(2023 年 9 月19 日摄) 甘肃省图书馆供图
历史可观听
“今朝行兵六月天,带领人马守边关,头戴金盔似火焰,身穿盔甲滚油煎,兀术领兵数十万,潞安城外扎营盘……”
2021年,全新复排的秦腔甘派濒危剧目《潞安州》在西安举办的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中惊艳亮相。“三杆子”“三鞭子”“三勾子”“撒火彩”等多个绝活以及惊险刺激、高难度的武戏场面,让观众大呼过瘾。
作为秦腔甘肃派最具代表性的老戏之一,《潞安州》除折子戏偶有演出之外,整本大戏已绝迹舞台70多年。
失传剧目重现江湖,何谋忠是见证者。他接触的第一批紧急抢救修复对象,就是清末民初西北地方戏剧剧本。
“有些书因为霉变粘连严重,已经变成‘书砖’。我们把书放进笼屉蒸,待纤维软化再慢慢把书页揭下来。”何谋忠回忆。近年来,包括秦腔、陇南影子腔、陇东道情、曲子等传统剧目在内的394种、487本、14000多页老剧本全部修复完成,并陆续整理出版。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周琪介绍,得知消息后,研究院立即组织人员整理这些珍稀剧本,并联合演艺机构将其中部分濒危失传剧目进行复排。《潞安州》便是其中之一。
在何谋忠看来,这一修复项目是古籍保护、整理研究、出版传播和文艺创作等多方配合,共同推动“文化瑰宝”保护传承的范例。
“我们要使这些‘藏’于文献史料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于舞台’、走进生活,与普通人亲密接触,焕发新的活力。”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穆海亮说。
十年间,让古籍“活”起来的探索和尝试,还有很多。
一系列古籍展览唤醒文化记忆。2023年9月9日,甘肃简牍博物馆对外开馆。为修建这一博物馆,甘肃斥资4.5亿元,历时4年建成完工。自此,甘肃简牍博物馆告别了“有馆无舍”历史,千余枚珍贵简牍原件得以走出“深闺”集中亮相。
甘肃省图书馆副馆长陈军介绍,“千古巨制——《四库全书》展”是国内唯一有关《四库全书》专题的常设展览,全面展示了《四库全书》的前世今生,有助于更多人走近、了解古籍保护工作现状,唤起古籍保护意识。
越来越多类型丰富的珍贵古籍展带领公众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册府千华:国家珍贵古籍特展”“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等系列专题文献展览和历史文化专题展览,推动着古籍保护知识与理念的传播。
一系列互动文化活动拉近了古籍与今人的距离。2019年,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倡议发起中华传统晒书活动;2020年,全国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搭建起我国古籍修复技艺的“演武场”;2023年,国家典籍博物馆等推出以保护珍贵古籍为主线开发的沉浸式互动解谜游戏“故纸修复师·碎丹青”……
在甘肃,为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四库文化弘扬半径,甘肃省图书馆把“走近四库全书”系列宣传活动开进了县区和校园,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让古籍“活”得更精彩。
(《瞭望》2023年第42期 )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