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非遗 焕彩生辉
“黄河流韵·非遗焕彩”2024年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近日在宁夏银川举办,我省庆阳剪纸传承人马路作品《陇原农耕图》、裕固族服饰传承人杨海燕作品《裕固族刺绣服饰》、通渭草编传承人冉小琴作品《飞天》荣获地域特色奖;敦煌彩塑制作技艺传承人杜永卫作品《折柳》荣获时尚创新奖。本次获奖的非遗作品地域特色浓厚,技艺精湛,引人驻足。让我们走近这四项获奖作品,欣赏匠心传承的独特魅力。
敦煌彩塑“折柳”寄情
马良宝
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杜永卫的作品《折柳》获2024年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时尚创新奖,彰显了甘肃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也展现出陇原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
《折柳》是参考敦煌壁画中的多个人物的形象、装束、仪态,运用传统彩塑制作技艺,并结合审美想象而创作出的一件个性鲜明的彩塑作品。杜永卫利用雕塑语言,使作品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有一种清新质朴、恬静闲适、优雅舒适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杜永卫如是说。
杜永卫《折柳》的艺术形象最早构思于1984年,参考了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思维菩萨的仪态与妆容,该形象一手持柳枝支颐,一手盘于胸前,作沉思冥想状,娇艳秀美,自在活泼,而又不失端庄持重。之后几年,他先后利用石膏、汉白玉、青铜、木雕、玻璃钢等材质进行多次尝试。
“折柳”,有着独特的意义,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就有“客舍青青柳色新……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柳”含怀远惜别之意,此为较早思行人而折柳的诗句。隋末无名氏《别诗》中“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时此风更甚,长安送客东行,或亲人别离,多到灞桥折柳相送。“柳”寓意“留”,因此,时人以灞桥折柳形容相送作别。在古代,每逢亲朋好友分别远离,送行者总要折一枝柳条相赠,以表达一种惜别之情。每当思念亲人、怀念故友时,也会折柳寄情,遥思亲友。折柳,成为古人离别寄情之风俗由来已久。
1985年,哈密机务段和柳园车站的相关负责人前往敦煌研究院,请求院里为柳园车站设计一个站台雕塑。当时,柳园车站是敦煌唯一的火车站,需要建立一个具有敦煌特色的“站标”。于是,时任院长段文杰便把这项工作安排给了年轻的杜永卫。杜永卫认为,敦煌当地已有几座飞天雕塑,那么用一个什么样的造型才具有它的象征性呢?经过反复构思,他突然想到自己的《思维菩萨》不正好与车站十分贴切吗?如果改名为《折柳送亲》,作为柳园车站站前广场的城市雕塑,一定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创意。
《折柳送亲》这一雕塑主题,既包含了“柳园”地名之柳字,也体现了“柳园车站”迎来送往的工作性质,既表达了车站对乘客迎接惜别的深情厚谊,又鲜明地体现了敦煌特色。后来,就有了柳园站屹立至今的汉白玉石雕《折柳送亲》。
本次展览的获奖作品《折柳》,是为了促进非遗与文旅融合发展而创作的敦煌彩塑系列非遗文创产品之一,摆件精巧、便携,典雅的造型风格更适合装饰环境。
敦煌彩塑是一种古老的非遗技艺,目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呵护。杜永卫作为该非遗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发和创建了以敦煌彩塑为主的“莫高里工匠村”,致力于这一项目的研究、创作和传承。四十多年来,他将敦煌艺术与传统文化以及当代的审美思想相结合,弘扬传统,守正创新,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一个艺术家的非遗情怀。
方寸剪纸记录变迁
毛娜娜
马路剪纸作品《陇原农耕图》是尺寸为75cm×650cm的长卷作品,内含8幅剪纸。首页封面黑色为主,红色为辅,以汉字、窑洞、麦穗、耕牛犁地四组符号形成。其余7幅均选用红纸,将耕地、播种、锄草、收割、送饭、碾场、扬麦、磨面的农作场景浓缩到8个特写画面上,如犁怎样把黄土翻出、小孩儿如何拿起一把锄头、家禽如何在碾麦场上和主人嬉戏、木锨扬起的麦浪以何种姿态倾泻而下、婆媳如何分工用石磨磨出一年当中的第一袋新面粉……一幅幅农耕生活场景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素有“庆阳五绝”之一美誉的剪纸,根植于黄土,孕育于民间。长久以来,农耕文明都是庆阳剪纸艺人不竭的创作源泉。马路剪纸技法工整秀丽,线条细腻流畅,由于从小生长于农村,所以在创作方向上,选择了以反映黄土风韵、陇东风光、农耕文明为主要内容,先后创作了《春天进行曲》《双手托起幸福梦》《美丽乡村》等反映乡村文明与发展变化的剪纸作品,《陇原农耕图》也不例外。
“《陇原农耕图》采用的是民间连环画艺术表现形式,由多幅画面按照时间顺序组合而成,以散点透视的民间造型反映陇东黄土高原的农耕文明。马路的剪纸是古朴、内敛的,剪法又是老练、有力、准确的。她的艺术线条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既生动反映陇原农民的体态外貌,也触及精神心灵,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各司其职,参与到辛苦而又幸福的劳作中。画面欢乐、喜悦,人物虔诚、淳朴。这种功力,似从汉画像砖的图像系统传承而来,既有浮雕镂刻的时间延续,又有圆雕俯视的空间拓展。”宁波财经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李建荣读马路《陇原农耕图》后赞叹道。
庆阳剪纸传承着浓郁的陇东文化习俗,既区别于陕北剪纸的人物风格,也不同于清代的童子画,在全国剪纸艺术流派中独树一帜。在多年的摸索中,马路承袭了庆阳剪纸的地域特色,也形成了更具象和写实的独特个人风格。在创作内容上,马路的剪纸始终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
《陇原农耕图》于马路而言,不是新作,甚至可以说有点年头。2018年秋收时节,马路回镇原县老家探望父母,一幕机械化农事作业场景令她深受触动。“进城之前我是个扶过犁、播过麦、趴在地里一行一行覆过地膜的农村妇女。”马路说,“很想把自己曾经秋种夏收的故事‘剪’下来,把陇东地区世世代代的农耕图景‘剪’下来。”
《陇原农耕图》的创作是偶然,也是必然,是迅速的,也是漫长的。反复构思之后,同年春节,马路开始动笔画图,经过多次修改、推翻重绘,两个月后,《陇原农耕图》初稿形成。马路迫不及待地拿起红纸,开剪。40多天后,总计7幅图的初代《陇原农耕图》跃然纸上。但她总觉得有欠缺,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进行了深思熟虑、反复创作。2023年,马路携《陇原农耕图》参加甘肃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创业达人”评选活动暨2023年文化和旅游行业创新创业大赛,获全省二等奖,被评为“甘肃乡村工匠”。
马路用一把剪刀、一方红纸,追忆时光变迁,记录家乡发展,让古时今日在非遗剪纸中相遇、流传。
麦秆成画灵动飘逸
包雪瑞李 娟
“手持玉笛,彩带飘浮,花飞蝶舞,神采奕奕……”这是冉小琴麦秆画作品《飞天》中天女的形象。
今年58岁的冉小琴(冉艺飞)是甘肃省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麦秆画的传承人。她致力于麦秆画作已有20多年时间。庄稼地里的废弃麦秆,经她手里熏、蒸、漂、烫、刮等十多道工序之后,成为精美的手工艺品。
冉小琴的作品以花鸟鱼虫和敦煌飞天为主,她说自己最喜欢的还属飞天形象。此次获奖的作品《飞天》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乐伎为原型,寓意幸福、和平与美好,让人耳目一新。驻足作品前,仿佛能感受到空灵的笛声从上千年前传来。
麦秆画因其制作材料为麦秆而得名,起源于隋朝年间,属宫廷手工艺品,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通渭麦秆画产品形式多样、古朴典雅,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取材广泛,凡是书画可以展现的内容均可通过麦秆画的形式展现,是人们用于室内摆设或厅堂装饰的佳品。
冉小琴的麦秆画,制作精美、色泽明快。经过多年摸索,她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上不断改进,大胆创新。
“你看,我在天女的头饰、腰间点缀了一些钻石和珍珠,看起来更灵动一些。尤其在面部表情的刻画上,凸显出天女的自信和坚毅。”冉小琴指着《飞天》说。制作过程中,她首先将麦秆切开、烫平、抛光处理,再将薄如纸片的麦秆拼接起来,按照画好的图样裁剪、上色、装裱,而其中最难把握的环节就是熨烫上色,需要精准把控熨斗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把麦秆烫坏,温度过低,则达不到作画要求。
在“冉艺飞麦秆画非遗工坊”里,只见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前程似锦》《国色天香》《孔雀戏牡丹》《花开富贵》等麦秆画挂满了墙面,未完成的麦片和零碎的小图案散落在工作台上,一只未成形的小鸟在她的巧手剪裁和粘贴下,不到几分钟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这功夫是她几十年来“磨”出来的,她说,经常花费一整天的时间反复尝试,让画里的每一处细节都尽善尽美。
20世纪80年代,冉小琴在通渭县一家草编生产企业工作,开始接触草编产品。2002年,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麦秆画的制作后,让她萌生了制作的想法。“起初只是想尝试着学一下,没想到一下子入了迷,我是当时通渭最早制作麦秆画的人。”她说。
“制作麦秆画,得有一定的绘画基础。”麦秆画作为一种工艺品,集绘画、书法、工艺于一体。跟其他手工艺者一样,一开始冉小琴也是临摹制作,而现在她想到什么图案,就可以信手拈来。她创作出来的古装仕女、飞禽走兽、花草鱼虫等作品形象逼真,充满灵气,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赞誉,其作品多次在各级各类展览中展出、获奖。
从接触麦秆画开始,冉小琴已经完成了一万多幅作品。如今,麦秆画已成为通渭县一张闪亮的文化品牌。
让更多的人掌握麦秆画作画技艺,是冉小琴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心之所向。这些年,她先后培训了2000多名学员学习麦秆画,不仅使麦秆画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还带动许多乡亲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执秆为笔,在冉小琴的巧手下,黄土地上一根根金色的麦秆幻化成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她用麦秆演绎自己精彩人生的同时,也使麦秆画这一非遗项目熠熠生辉。
传统服饰传承创新
张瀚舟
线条流畅,图案生动逼真,杨海燕的作品《裕固族刺绣服饰》每一针每一线都栩栩如生。
杨海燕,国家级非遗项目裕固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中毕业跟随外祖母和母亲开始学习裕固族传统服饰制作和裕固族刺绣技艺,很快便掌握了裕固族传统服饰的设计、裁剪、缝纫以及头面、红缨帽、配饰、刺绣品制作技艺。
此次获奖作品《裕固族刺绣服饰》,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巧妙结合现代流行元素,大胆创新,使图案更加富有立体感和层次感。在色彩搭配方面,不仅传承了裕固族传统色彩的经典组合,还借鉴了当下的流行色彩,让整个色调更加时尚新颖。在图案设计上,除了传统的元素,还加入了现代生活中的元素,展现了裕固族人民在新时代对生活的新理解和新期待。
裕固族服饰的材质选择十分重要,多采用羊毛、羊皮、丝绸等天然材料。羊毛制成的毡毯和长袍,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适应了高寒地区的气候条件;羊皮的运用则展现了裕固族人民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精湛的加工技艺;丝绸的加入则为服饰增添了一份华丽与柔美的质感。
裕固族服饰的色彩运用堪称一绝。以红、蓝、绿、白、黑为主色调,这些色彩不仅具有鲜明的视觉冲击力,更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热情与活力,蓝色象征着天空与辽阔,绿色寓意着草原与生机,白色象征纯洁与善良,黑色则体现庄重与神秘。色彩的巧妙搭配与组合,使裕固族服饰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出裕固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独特追求。
在款式设计方面,裕固族服饰充分考虑了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男子服饰多以长袍为主,简洁大方,便于骑马放牧等生产活动。女子服饰则更为精致华丽,长袍的袖口、领口和下摆处常常绣有精美的花纹,衣襟上镶嵌着珠宝和银饰。男子的狐皮帽和女子的喇叭形红缨帽,不仅具有保暖和装饰的作用,也成为裕固族服饰的标志性元素之一。
“裕固族服饰是一种文化,是祖祖辈辈的传承,是多年的文化积淀,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裕固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并在这个的基础上去创新,让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与现代的思想理念结合,更好地传承下去。”杨海燕说,“这种创新使得裕固族服饰既不失传统文化的韵味,又能与现代社会的审美和生活方式相契合,为民族服饰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裕固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裕固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展现了裕固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保护和传承裕固族服饰文化,不仅有助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更能让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2024-07-11新华全媒+|在兰洽会,感受丝路重镇发展活力
- 2024-07-08《丝路花雨》首演45周年纪念演出在兰开演 系列丛书同步发布
- 2024-07-03“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薪火相传”白银会宁诗会举行
- 2024-07-01丝路重镇开启高铁时代 交通升级带动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