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丝绸之路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开展“寻迹丝路,光影‘嘉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4-08-08 10:43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8月1日讯 7月19日,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寻迹丝路,光影‘嘉酒’”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雄关艺苑”(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展实践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塞,千余年来,承载了许多文化瑰宝,闪烁着灿烂的人文光辉。通过此次行程,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风雨雕、嘉峪石砚等文化遗产。

  实践团成员与嘉峪关风雨雕石艺画传承人刘宗学合照

  风雨雕是用戈壁滩上随处可见、平平无奇的风雨石拼接、粘贴制成的。这种石头是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淋、烈日暴晒,自然形成的一种奇石,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加工。 嘉峪关风雨雕石艺画传承人刘宗学说:“风雨雕是一种用自然表现自然的艺术,每幅画作都倾注了我们对它的热爱。”一石一画、一画一姿,每幅都是独一无二的。风雨雕主题十分多元,不仅有敦煌飞天、关城四季等展现丝路文化的传统主题,还有符合年轻人喜好的创新样式,如熊出没系列、米老鼠系列等。

  嘉峪关风雨雕石艺画传承人刘宗学介绍风雨雕作品

  “先有商品,再有故事。讲好甘肃故事、讲好嘉峪关故事,我们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不断加入进来,壮大我们的队伍,才能让我们的文化更好的传播和发展。”刘宗学表示,经过几代人的迭代更新,风雨雕的系统化制作工艺已经日臻完善,目前急需突破的瓶颈是如何扩大产业化规模、构建“产学研”一体的新模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风雨雕作品

  嘉峪石砚,取材于嘉峪山后的黑山峡深处,故又称“黑山石砚”,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古石砚之一。这种石砚质坚而细、扣之有声,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有史记载的三百多种石砚中,只有嘉峪石砚是带有铭文出土的。这对于石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刘宗学向实践团成员系统地讲述了嘉峪石砚的传承历史,并展示了自己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创作的“丝路盛砚”组合石砚。这套石砚主要以甘肃十四个地州市的建筑、景观、历史人物为内容,体现了甘肃省的根脉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等五大文化,表现出甘肃在丝绸之路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嘉峪关石砚

  在嘉峪关风雨雕传承人李志杰的指导下,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风雨雕的制作过程。“看到这些作品的第一眼感觉这只是简单的拼贴技术,亲身体验后才更深刻地体会到艺术创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实践团成员李佳说。

  实践团成员体验制作风雨雕

  文化是有温度的。无论风雨雕还是嘉峪石砚,都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外在形式,而究其根本,需要我们不断坚持的是对于文化本质的热爱和把握。只有积极探索文化传播和表达的新路径,讲好甘肃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文:陈树文 图:南佳敏)

  风雨雕作品展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