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河道隐患 筑牢安全屏障——甘肃省按时保质完成黄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
原标题:排除河道隐患 筑牢安全屏障——我省按时保质完成黄河流域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大南岔河发源于太子山,全长55公里,属洮河二级、黄河三级支流,临近松鸣岩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和政县松鸣镇、达浪乡群众的重要灌溉水源。
为改善大南岔河生态环境,和政县启动实施大南岔河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全长18.6公里,建设工程内容包括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生态修复、防污控污、人文景观及长效管护等项目。修建翻板闸门10座、花式景观堰12道、溢流坝2座,对大南岔河、大峡河、小峡河、14条山洪沟道及松鸣湖等进行水系连通生态修复。
该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区域水系的互联互通,维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进一步保障了水电站减水河段水量与河流生态用水。
2022年,我省全面启动黄河流域水电站清理整改工作,有效解决小水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小水电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维护河流健康。
甘肃纳入黄河流域清理整改范围的小水电站共200座,总装机容量122.39万千瓦,涉及兰州、天水、定西、平凉、庆阳、武威、甘南、临夏等8市(州)。
整改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制度优势,将水电站清理整改纳入河湖长制考核,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责任清晰、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坚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出台《甘肃省黄河流域整改类水电站审批手续完善工作意见》,指导市(州)及时完善整改类水电站相关审批手续,为加快推进清理整改和验收销号提供政策支撑。
2024年12月19日至21日,省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组织省级复核组,按照整改类电站不低于10%、退出类电站不低于15%的比例,先后抽查了兰州市、定西市、甘南州、临夏州4市(州)22座电站,对抽查发现的问题“一市一单”反馈限期整改。
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按时保质完成了小水电清理整改任务。通过清理整改,全面摸清了黄河流域小水电底数及现状;基于小水电审批手续不全的现状,全省共完善立项审批手续44项、环评审批手续66项、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48项、林地手续13项,合法合规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同时,黄河流域小水电接入生态流量监管平台106座,完善水电站生态流量核定53座,增设(改造)生态流量泄放设施49个,安装监测设施55套,在全国率先实现生态流量在线监测全覆盖。此外,通过清理整改,修复减脱水河段133.4公里,减少了小水电对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水电站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促进了小水电协调、规范、有序、绿色发展。
- 2025-03-25刘家峡水电厂首次使用探地雷达“体检”水工建筑物
- 2025-03-03武威古浪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 2025-03-03甘肃省三百四十个水利项目集中开工复工
- 2025-02-26临夏:刘家峡水库全力保障开河期防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