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做好人社科研工作
文/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莫 荣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充分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继承和创新、现实性和前瞻性、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决定》由15部分55条构成,阐述了100件需要通过法制化推进的大事,其中涉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内容主要集中在第六部分和第八部分。笔者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科学研究,谈几点学习体会。
认真学习领会四中全会《决定》这本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宣言书
《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决定》指出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并明确指出我们国家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作为人社科研工作者,首先必须认识到人社工作本身就是政治工作,我们的工作通过政策研究的方式,把为全体人民长远和近期利益服务结合,促进政策的完善和实施,最终服务于广大劳动者就业前、就业中和就业后。因此,我们要率先认真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学懂弄通精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人社科研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践行四中全会精神。
努力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拓展就业空间上发力研究
《决定》第六部分明确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部分第一条明确了“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决定》提到从制度层面保障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并特别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从对企业的关心发展到对企业家的人文关怀。《决定》强调了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拓展了各类企业发展的地域空间,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制度化的做法,既是就业优先政策的具体实现,将十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拓展城乡就业空间,又能够调节宏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人社科研工作也要增加人文研究。人社科研工作者要把精力投入到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人文研究上,研究如何从制度层面保障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研究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问题,不仅关心企业的发展,也要关心企业家的发展,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战略作出贡献。
在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收入上献计献策
第六部分第二条明确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强调了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思路。
在人社科研工作中,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是要研究“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决定》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第一次写入中央文件,丰富完善了要素市场,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奠定了重要基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将对生产力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影响生产关系的改变,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其发展前景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就已经开始显现,这对社会管理提出新挑战。
二是要研究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办法。《决定》强调继续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特别强调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稳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既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的收入,有利于提高一线工人阶级的获得感,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也有利于通过劳动者收入提高促进消费,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使就业和经济增长形成良性互动。这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无法实现的,资本家贪婪的本性驱使他们榨取更多剩余价值,导致工人阶级贫困化,社会购买力不断下降,与社会产品服务不断增多形成剧烈矛盾,不断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是要研究社会保障明确作为主要再分配的调节机制和手段的政策。《决定》提出了思路清楚、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即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在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上贡献力量
第八部分提出“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一条要求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这延续了党的十九大对就业工作的一贯要求,但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重要变化是把“更充分”放在“更高质量”之前,即强调先有就业,再谈就业质量,并加入了形成就业“促进机制”的要求。同时,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分别从社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对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出新要求。
一是研究劳动力市场政策如何更好的促进就业。《决定》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方面,分别从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劳动力市场政策。其中劳动力市场政策涉及到社会公平和法制化的内容,也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值得花力气研究。
二是研究困难群体就业的社会政策。《决定》明确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托底帮扶,是中国特色宏观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结合的就业政策,分别阐述了“主动”的创业带动就业,“中性”的多渠道灵活就业,“兜底性”的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社会政策。就业本身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是我们需要更多关心的事情。
三是积极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的实现。《决定》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把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的底线。把劳动关系作为就业质量的核心要素,要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其中的“体面劳动(DecentWork)”一词来源于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的四大战略分别是促进就业、工作中的权利、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中央把体面劳动写入《决定》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决心,更让全世界看到中国胸怀与开放包容的姿态。
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第八部分第三条阐述了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来抓好。《决定》提出了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求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决定》要求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处于省级统筹阶段,初步建立了全国调剂,下一步就是要加快落实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为全国统筹打下基础。《决定》从管理的角度提出规范社保基金管理。鉴于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目前主要依靠职工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作为第三支柱作用有限。明确了发展商业保险、建立第三支柱的要求,为商业保险发展拓展了空间。
二是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四梁八柱。《决定》要求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这些工作分布在不同部门。《决定》提出了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解决退役军人后顾之忧。
三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职能,对困难群体给予特别照顾。《决定》要求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保障妇女全面发展。要求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针对贫困群体,要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四是明确了中国特色住房制度。《决定》明确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拓展了城乡不同主体,开辟了住房新渠道,打开购买之外的租赁市场,有利于人民居住福利的提升。
此外,四中全会《决定》在选贤任能、教育培训等方面有很多重要论述,其中的改革创新、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等阐述也涉及人社工作的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内容,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会贯通,落实在具体工作上。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