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打好政策“组合拳” 推动劳务“大转变”
文/天水市人社局
近年来,天水市坚持将就业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高质量发展劳务经济、提高贫困群众收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劳务产业作为打造全市“四大百亿”、实施“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的重要部分,持续打好保投入、活机制、抓培训、树品牌、拓市场、育人才、扶创业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强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输转由自主分散型向组织规模型、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由就业型向创业型、由省内型向内外兼备型、由精壮劳力输出型向覆盖留守群体型等“五大转变”,基本构建起了品牌化参与竞争、技能化对接需求、本土化车间创业、便利化就近务工“四位一体”良性发展格局。
一、突出劳务品牌,打造百亿产业,着力推动劳动力输转由自主分散型向组织规模型转变。紧盯市场需求变化,按照“市有知名品牌、县有特色品牌、乡有优秀品牌、村有行业品牌”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民间手工业传统,综合分析多年来全市劳务输出大军的从业流向和技能优势,整合资源打造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全市累计创建劳务品牌28个,其中“天水白娃娃”“羲皇故里建筑工”“娲乡家政大嫂”等国家级优秀劳务品牌5个,“渭水技工”“伏羌麻编人”“线娘拾花工”“成纪服务员”等省、市级劳务品牌23个。尤其是张家川县突出民族特色,精心打造张家川“伊香拉面师”劳务品牌,鼓励引导群众在国内外开办经营“伊香拉面师”牛肉拉面店达18850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年经营性收入120亿元,实现利润36亿元,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21.6亿元。2019年,全市输转农村劳动力69.49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劳务50.29万人,创劳务收入160.07亿元,在全市“四大百亿”中率先破亿,为全市12.9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供了强力支撑。
二、狠抓技能提升,拓展增收空间,着力推动劳动力输转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印发实施《天水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按照“培训一人、精熟一项技能,培训一批、保护一个品牌”的工作思路,持续创新培训理念和务工人员资质“证书”管理方式,加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多方参与、共建共赢力度,采取内联外合、异地互动等方式,大规模、多专业、菜单式、订单式开展务工技能培训。尤其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上,逐步将有培训愿望的农民全部纳入劳务品牌培训,免费提供食宿、教材,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和“扶贫车间”,增强了培训实效性。2019年,全市人社系统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5.3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万人;牵头组织农业部门开展科技明白人培训2.84万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101人,牵头组织畜牧部门开展培训8000人次、妇联开展培训4180人、教育部门开展培训8263人,加速务工人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锻造了一批有理想讲诚信、懂技术会创新、能担当讲奉献的劳务工人。全市人均年劳务收入从2017年的19247元增加到2019年的23034元,增幅达到3787元。
三、深化东西协作,夯实就业基础,着力推动劳动力输转由省内型向内外兼备型转变。紧盯东西部扶贫协作等重大政策机遇,市、县区党政领导带队分批次“走出去”对接,在天津市中天人力资源市场开辟建立了“甘肃省天水市转移就业基地”,逐步建成了一批务工环境好、工资待遇优的劳务基地。2019年,通过与天津市产业合作、公益性岗位开发、东西部协作建设“扶贫车间”等方式,帮助10476名贫困劳动力外赴东南沿海等地区就业,帮助6222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复制推广与天津市劳务产业合作经验,通过依托企业建基地、窗口建基地、劳务经纪人建基地等方式,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关—天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大中城市的劳务对接合作,先后与辽宁省盘锦市、湖北省荆门市、江西省南昌市、福建省晋江市等签订了劳务合作框架协议。目前,全市累计在全国建立固定劳务输出基地1080个,实现省外输转29.72万人,其中东部地区输转13.91万人。
四、扶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增收,着力推动劳动力输转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筑巢引凤”“腾笼换鸟”“扶上马送一程”并举,制定实施《天水市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意见》《天水市关于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政策扶持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在市场准入上,放宽经营范围,鼓励返乡人员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各类社会事业;在财政支持上,对返乡人员创办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按规定享受农业补贴政策和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在金融服务上,为返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特色金融服务。2019年,全市为3266家创业企业(个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2亿元。创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县2个,县级以上返乡创业示范基地21个,2019年新增返乡创业农民1017人,累计返乡创业人数达到4.38万人,创办田园综合体、创意农业、扶贫车间、特色乡村旅游等各类实体6714家,带动11.2万多农民就业增收。如返乡创业带头人、甘谷县腾达实业董事长张维林,在全市建成扶贫车间24家,在全省建成48家,吸纳就业25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38人。2019年,张维林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奖。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