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华亭驯化野生药材 延产业链挤利润空间
4月中旬,甘肃平凉市华亭市马峡镇顺义中药材合作社独活晾晒间。 魏建军 摄
“我们做的就是将原生药材效益最大化,把利益留给农民。”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马峡镇党委书记杨军表示,“中国大黄城”的建成,为药材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打下了良好基础,并且压缩了外地药商整体利润。
华亭气候温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半湿润性气候。据史料记载,华亭县药材人工栽培历史悠久,到明代已成为种植业大宗。目前,全县境内野生及家种中药材多达261种,素有“陇东药库”之美称。
图为村民在合作社分拣药材。 魏建军 摄
“所谓驯化,是将野生中药材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在田间地头栽培试验,成功后可大面积推广种植,以此提高药材产量。”杨军表示,野生中药材“驯化”家种后,不仅可以弥补野生资源的稀缺,还可大面积推广助药农增产增收,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马峡镇,是华亭中药材种植大镇,全镇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万多亩。杨军介绍说,全国野生药材有2000多种,镇上引进驯化适宜在本地种植的就有53种,其中,大黄、独活两种药材种植面积最广,已达1.1万亩。
近年来,华亭市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将药材产业作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采取政策扶持、基地示范、龙头带动、市场引导等多种措施,强力推进药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2018年,在马峡镇修建了“中国大黄城”(马峡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
杨军举例说,前几年,1公斤独活全国平均收购价为23元左右,而外地药商来本地收购仅有五六块钱,多一半都被药商赚走了,而辛辛苦苦种植中药材的农民,只能解决成本和口粮问题。要想脱贫,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中国大黄城”的建成,让华亭及周边的药材生意越来越火,同时,解决了当地众多合作社单打独斗、“有市无场”的局面,也规范了市场,避免了恶意竞争。杨军认为,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外地药商压价回收的模式,农民有了话语权,利润自然更多地就留在农民手里。
据马峡镇顺义中药材合作社联合社负责人刘建华介绍,从2018年10月开始,当地主要药材价格翻了至少一倍多。一亩独活可以卖到八九千元,而药苗每亩收入最高可达9万元。按照今年的药价计算,药材种植的收入可占农民总收入的52%,占贫困户收入的60%。
48岁赵庄村村民任彩梅,农闲时便在该合作社打工,负责育苗、药材晾晒、分拣等工作。她说,药材使他脱了贫,目前家里种了三亩药材,每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再加上这里打工每月2000块钱,全年四万元有保障,“日子奔到前头了。”
“种上一两亩药材就脱贫了,育上一亩药苗,也就脱贫了。”杨军表示,2020年,该镇中药材种植面积有效增加到2.5万亩,实现人均种植2亩药材的目标,中药材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下一步,马峡镇计划成立“互助小组”,村民之间相互帮忙一起种、一起收。杨军说,如今年轻人好多在城市打工,农村劳动力有限,这种方式返璞归真、效率更高。 (记者 魏建军)
相关新闻
- 2020-04-26平川区:瓜果蔬菜处处“香”
- 2020-04-26甘肃永靖“高原百合”远销国内外 成农户脱贫“靠山”
- 2020-04-23康县:林地散养乌鸡“啄”开致富门
- 2020-04-23镇原:瓜菜产业成为增收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