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谋划 全产业发展
原标题:高标准谋划 全产业发展
——安定区创建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见闻
四月,在温暖舒适的安定,一颗颗种薯刚刚栽下,它们将历经近五个月的生长,最终成为高品质的马铃薯。
从过去填饱肚子的“救命薯”,到现在带动产业发展的“致富薯”,安定区通过种植地块集中连片、配套设施完善、高产稳产、全程机械化的实践,为创建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4月29日召开的全省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会现场,来自全省各市州农业农村局的代表和专家学者前来安定区“取经”,实地学习好经验、好做法。
高产高效种植 托低价收购
走进称钩驿镇好麦村、阳坡村万亩加工型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黑色的地膜下,种薯正在土壤中蓄积着养分,等待幼苗破土而出。该镇目前已建成1万余亩的庄薯3号马铃薯基地1个。
这些地块采用“脱毒良种+黑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防控”的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按照种植品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控的“五统一”种植标准,所产马铃薯品质高、加工性能好。
每斤保底收购价0.45元,一亩地纯收入1300-1400元……这些马铃薯还未收获,就已经被签下了订单,价格也有了保障。
带来实惠的是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按照“贫困户跟着种植大户走、种植大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进”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了牢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用淀粉订单倒逼种植,既扩大了种植规模,也能稳定带动农户致富。
蓝天马铃薯产业公司董事长李幸泽说,公司今年已接下6万多吨的马铃薯淀粉订单,每吨售价9200元,每吨净收益3000元。生产这些淀粉需要约20吨的鲜薯,每斤最高收购价能达到0.6元。
机械化耕作 菜单式服务
要做到标准化,社会化农机服务必不可少。位于称钩驿镇的定西安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收购”三种带动模式,提供“旋耕、种植、覆土、撒药、割秧、收获、残膜回收”七种服务,解决了当前农村“人到哪里去、地由谁来种、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全程托管又可分为收益型全托和服务型全托两种。”安泰农机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廷发告诉记者,收益型全托是农民将土地委托给托管合作社全权管理,除去每亩生产经营成本,产生的利润合作社与农户按4:6分成。2020年,合作社收益型全托800亩,预计收入14.2万元。服务型全托产品全部归农民,合作社收取全程的服务费,并向农户保证达到定额的产量。
合作社还与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0.45元/斤的价格签订订单回收协议,合作社以0.4元/斤的价格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保障了农民的收益。至目前,合作社已与贫困户签订马铃薯供销合同1235份,带动贫困户658户,户均种植马铃薯12亩,贫困户每年增收3200元。
精准水肥管理 绿色化生产
在鲁家沟镇太平村千亩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基地,滴灌带为土壤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养分,全程可控,很多操作在手机上就能实现。示范基地分为系统控制区、试验区、技术展示区三个区域,目前开展了水溶肥肥效试验、马铃薯需肥规律试验、马铃薯肥料配方试验、保水剂替代地膜试验等试验示范8项。
“通过‘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智能决策+精准水肥管理+终端智能控制’模式,有效实现了马铃薯的自动化、集约化、高效化管理,达到提质增效、绿色生产的目的。”省耕地质量保护服务总站站长崔增团告诉记者。(记者 侯小宝)
相关新闻
- 2020-05-07甘肃省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考试开始报名
- 2020-05-07开启产业富民新生活——甘肃武威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采访记
- 2020-05-06甘肃“千企帮千村”惠及逾86万贫困人口
- 2020-05-06甘肃省持续改善辖区生态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