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誓要撕掉“贫困标签”——访中共白银市委书记苏君
原标题:白银 誓要撕掉“贫困标签”
——访中共白银市委书记苏君
“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作出的郑重承诺,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5月9日,在与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采访团对话伊始,白银市委书记苏君就表达了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坚定决心。
苏君告诉记者,2019年白银市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37.06万人减少到1.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7.72%下降到0.83%,全市甩掉了贫困帽子,实现了整体脱贫。
“白银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所辖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5个县区均为‘三西’农业建设县,会宁、靖远、景泰3县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平川、白银两区为省定插花型扶持县区。”苏君介绍,全市 179个深度贫困村,大多地处偏远、山大沟深,有的十年九旱,有的高寒阴冷,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很多村子缺乏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极大。
面对千百年来戴在白银头上的贫困帽子,白银市上下一条心,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甘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六个精准”导向,以敢死拼命精神迎难而上,以背水一战作风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我们坚持把脱贫标准作为底线思维,切实把工作力量、工作重心和资源要素有效汇聚到攻坚战场,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增收难、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多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苏君介绍,2019年白银市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14元,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6%,702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完成31.28万户122.9万人集中供水,建成10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全市有近6万人住进了新房子,实现了“陇中贫瘠甲天下”到“一方水土能够养活一方人”的根本转变。
白银市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增收的治本之策,大力发展牛、羊、果、蔬、药、薯和小杂粮、黑毛驴、水产养殖、文冠果“十大特色产业”。
“我们以脱贫产业园加贫困户、龙头企业带贫困户、合作社帮贫困户等多种模式,让贫困群众拔掉了穷根,每家每户都有了‘旱涝保收’的增收渠道。”苏君表示,在白银市,当地贫困群众依托“十大特色产业”实现增收2435元,农业成为白银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亮点。
同时,白银牢固树立三产融合、齐头并进的工作理念,大力实施新兴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和品牌创建行动,推进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重构”。
苏君告诉记者,通过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新疆润丰、陕西海升、雄特牧业、新希望、阿西娅等一批有实力的企业相继落户白银,会宁小杂粮、靖远羊羔肉、景泰戈壁鱼虾、平川黑毛驴一批“银字号”产品享誉全国,有效构建了企业、农户、市场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全市经济发展的结构更加和谐。
记者了解到,白银市近年来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在一起,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四抓四促”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有效消除了城市“视觉污染”和农村“视觉贫困”。
“我们建成了‘六朵金花’、陶瓷小镇等一批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大水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顾家善村和龙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点赞’。”苏君说。
苏君表示,虽然白银市去年已实现整体脱贫摘帽,但还有6个村、1.06万人尚未脱贫,1733户边缘户和1931户监测户需要巩固,一些边远乡村的基础设施需进一步改善,“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农产品销售不畅、外出就业难度增大,这些都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
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脱贫攻坚的最后决战,苏君坚定表示,越到最后越要坚定信心、一鼓作气,不获全胜绝不收兵:“2019年,我们甩掉了贫困的帽子,2020年,要彻底撕掉贫困的标签!”
下一步,白银市要重点做好产业、就业和防止返贫工作。在依托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的同时,突出拓宽渠道加快推进稳定就业,紧盯未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摸清底数、一人一案,采取一对一、人盯人的方式,找出路、稳岗位,确保实现稳定就业,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我们很荣幸生活在这个时代,不仅见证了中国的贫困在我们这代人中消失,而且参与了消除贫困的最后阻击战和攻坚战。”采访的最后,苏君相信白银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战场一线,荣光地把脱贫胜利的大旗插到高高的荣誉山头,以完胜的底气和崭新的面貌步入全面小康。(记者 薛巍敏)
相关新闻
- 2020-05-06白银:乡村游“全面开花”
- 2020-04-15白银全面启动脱贫攻坚专项整改工作
- 2020-04-02景泰红水镇植树造林掀高潮
- 2020-03-17白银区:抗疫发展两不误 复产复工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