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村貌换新颜 产业发展成效显
原标题:村容村貌换新颜 产业发展成效显
皋兰水阜镇燕儿坪村摘掉了“穷帽子”,装满了“钱袋子”
初夏时节,漫步在皋兰水阜镇阡陌纵横的燕儿坪村,一座座大棚一字排开,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村到户,一排排整齐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广场上不时传来老人、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一幅赏心悦目的乡村图景跃然而出。燕儿坪村位于皋兰县城西南部,全村一个村民小组,共162户55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户87人。昔日的燕儿坪,基础设施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贫困发生率高,是水阜镇三个贫困村之一。而今,再访燕儿坪村,可以用“巨变”来形容村里的变化。
落实政策抓帮扶,摘掉贫困“穷帽子”
“以前用荒坡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水阜镇副镇长王树林说,2013年以前燕儿坪村仅有通村过境道路为硬化路面,其余道路泥泞坑洼不平,严重制约群众发展增收。2015年以来,全村共争取扶贫、“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500余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村级阵地、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10个,村内户外道路全部硬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覆盖全村,电信、移动、广电等网络全覆盖,燕儿坪村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说起村里的巨变,村监委会主任深有感触:“我们村旧貌换新颜,脏乱差变成干净整齐,喝上了自来水,安装上路灯。村小学和幼儿园在软硬条件上都与县城小学没有差别。”
燕儿坪村贫困户王玉祥说,土地被合作社流转后,他又到合作社当机械员,之前没有用武之地如今成了行家里手,机械耕种是他的强项,种植速度快、效果好,给自己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合作社创造了效益,每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王树林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水阜镇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落实对该村24户87人建档立卡户产业、就业、医疗、兜底保障、金融、帮扶等扶持政策,确保帮扶措施有项目支撑、有资金保障、有责任人落实。
以“三变”促改革,拨转发展“车轮子”
“三变”改革开展以来,燕儿坪村坚持以产业脱贫为抓手,突出“一村一业”发展思路,承担市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率先探索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功创办村级集体企业实体经济,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燕儿坪村“三变”改革,以盘活村集体存量资产为突破口,采取争取财政扶持资金、帮扶资金、土地流转、村集体资产等生产要素入股方式,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面持续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创办村级集体养殖场为载体,以股份合作为核心,将农民手中的耕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基础设施等经营性资产的使用权,协商评估折价入股农业合作社,让农民从资源资产中获得财产性收入,使之成为“股份农民”。
王树林说,有34户农户入股皋兰惠民旺种养殖合作社,其中耕地、荒沟折合股金11.5万元,劳动力折股金入股8.4万元,贫困户以帮扶资金扶持入股4万元,总计占股比例44.5%。
抓产业拓渠道,充盈群众“钱袋子”
水阜镇脱贫产业园位于燕儿坪村,该项目总投资160万元。项目规模新建双杆四膜塑料大棚100座,日光温室2座,该项目以资产折股量化的形式将项目入股皋兰燕儿湾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项目吸纳燕儿坪村10个贫困户就近务工,每天按100元支付工资,户均年增收2万元。并有效带动全镇102户贫困人口,每年每户增收500元至2000元。
现在,全村已形成以白兰瓜复种龙豆、茄子、辣椒等为主的设施瓜菜产业,设施农业面积达320亩,亩均收入达到8000元。注册“金水阜”“燕儿湾”绿色农产品商标2个,开办燕儿坪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点1个,为全镇产业培育创造先行先试经验。
燕儿坪村的巨变,只是水阜镇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在县、镇两级领导包抓帮扶和各级干部的苦干下,全镇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硬化率逐年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住房、饮水、医疗、教育、产业等扶贫政策不断健全和落实,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得到了极大提升。(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相关新闻
- 2020-05-22黄花菜托起金色希望
- 2020-05-21养殖农活两不误 瓜州农户致富路子宽
- 2020-05-20一片艾草正在悄悄富起一方人
- 2020-05-19崇信:甜瓜熟了 果农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