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红田园“树起风止” 黄沙戈壁添“红”渐脱贫
5月底,甘肃省玉门市境内的红田园生态综合体林木茂盛,一改原先黄沙肆虐的景象。图为顾天祥的女儿顾红艳在红田园管护苗木。 张婧 摄
甘肃省玉门市境内的柳河镇地处风沙口边缘,一到冬春季节风沙肆虐,大量耕地被流沙湮没,甚至还有村民被迫外迁。经过当地民众数十载与沙抗争的艰辛后,戈壁滩里局部环境已由原先的黄沙肆虐,逐渐变得林茂粮丰。
说起这一变化,当地人就会提及该镇红旗村村民、全国劳动模范顾天祥。自上世纪70年代初,34岁的顾天祥就带领村民栽树木、造良田,挑起了仅有7户人家、52亩荒地红旗林场场长的重担。
播绿初期,顾天祥发动村民到临近农场借苗木、邀请技术员讲课示范,甚至还带林场职工住在戈壁滩上临时搭起的简易木棚,风餐露宿,垦荒植树。3个月后,戈壁荒滩被开发出200亩荒地,开始建设林果基地。
图为红田园农村历史情景剧旅游点。 张婧 摄
彼时,风沙不再困扰当地百姓,各家各户都以发展特色林果和花卉苗木的优势产业,作为家庭收入来源。然而,农户粗放式种植林木的经济效益并不可观,这成为红旗村村民再次面临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玉门市官方提出规划,在发扬红旗林场劳模精神的基础上,依托扶贫农场,打破村民原先“各种各、各管各”的局面,不仅扩展农品种类,还以“不施农药和化肥”为特点,集休闲旅游、生态采摘、教育体验、扶贫帮困为一体,打造全开放、有机生态、互动体验式农场。
顾红艳是红旗村村支部书记,也是顾天祥的女儿,她2018年带头发展产业促增收。“父亲让这片沙漠绿了起来,我得让村民富起来。”她告诉记者,要接起父亲近40年在戈壁植树播绿的接力棒,并将其延续下去。
图为红旗村村民郭泰山在自家院子支摊开起手工醋坊。 张婧 摄
当年,顾红艳注册红田园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民100多户,以苗木入股、土地流转、年底分红等方式将村民聚集起来,“统一管护,并集中销售,林果和花卉的品质提升了,销售也得以保障。”
如今的红田园,已然成为旅游点。这里有顾天祥事迹展览馆和故居、玉门市农村党校、红色记忆墙等30多个场馆和片区,保留了原有建筑和陈设风貌,粗瓷碗、煤油灯、石磨坊、老算盘等物件随处可见。同时,还有土改博物馆、知青博物馆、人民公社博物馆、民宿客栈、小作坊贯穿其中,如今的红田园已成为集苗木产业、劳模精神、红色教育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为了增加游客参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村民还会演出“土改斗地主”“包产到户大会”等农村历史情景剧。此外,辣椒酱、手工醋、石磨面等手工作坊的开门迎客,也成为村民新的收入来源。
去年开始,该村村民郭泰山在自家院子支摊开起了手工醋坊,暴晒在阳光下的大缸飘出浓香醋味,“推门而进的游客多是被作坊间这醋味所吸引,他们寻味而来,又满载而归。”他说,去年光是手工醋坊就有2万元收入,家里还有26亩地种植林果和苗木,日子越过越好。(记者 殷春永 张婧)
相关新闻
- 2020-05-13玉门: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下绣花功夫
- 2020-05-13既要“脑袋活”还要“口袋鼓”——玉门市产业扶贫攻坚走出新路子
- 2020-04-30玉门:就业扶贫助增收
- 2020-03-18玉门今年稳定播种95.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