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矢志不移的樱桃情结
原标题:40年矢志不移的樱桃情结
——记秦州第一位大樱桃种植者石武奎
秦州大樱桃现在是天水林果业的一张名片,也是秦州区乃至天水市的一个富民产业。不过,追根溯源,回顾大樱桃产业发展情况,不得不提第一位种植者石武奎。
日前,记者在秦州区太京镇郑磨村马家窑自然村的樱桃园里采访了74岁的石武奎老人,了解了他对秦州大樱桃的一世情缘。
试种两亩大樱桃 长了五年没挂果
1982年,原秦城区科委负责人从大连引进了100多株大樱桃苗木,可是没有地方栽植。于是找到太京镇郑磨村马家窑自然村的老朋友石武奎,请他在承包地里试种。
“我当时36岁,是村里的民办教师,了解当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的政策,就大胆在自己的承包田里试种了两亩,栽植104株。”石武奎说,那时候刚刚包产到户,农民都是以种粮为主,对林果经济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自己栽种樱桃树也是鼓足了勇气的。
一转眼过了五年,樱桃树一天天长大,可是只长枝叶不结果。这时,石武奎的儿子石二平等不及了,一气之下砍了60株。眼看着从幼苗长成的大树被齐刷刷砍倒,石武奎非常痛心。
“我发现时他已经砍倒了一大片,就赶紧制止了,我说:你给我留下一些,这承包地还有我的一份呢!”于是,在院子附近的44株大樱桃树保留下来了。
守得花开见樱桃 千辛万苦打销路
幸运的是,1987年这一年春天,剩余的44株樱桃树终于开花了,夏天结了红彤彤的鲜果子,就像一个个小灯笼。
左邻右舍们好奇地品尝了这种从未见过的美味鲜果,一个劲地叫好。可是,石武奎将樱桃挑到城里以及附近乡镇的集市上,好多人却以为是一种野果子,虽然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就是心有疑虑,不想购买。当地打不开销路,石武奎让妻子将大樱桃通过班车运到兰州推销。几经周折,终于有人认可,后来以一斤一元的价格陆续销售了,当年收入1000元。
“1000元在当时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相当于一亩地几年的收入。”石武奎说,“从那以后,我坚定了发展大樱桃的信心。”
1987年,石武奎告别自己23年的民办教师生涯,专心投入到樱桃园的生产管理当中,大樱桃的产量逐年增加,在兰州和天水同时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市场抢手货。兰州一个水果经销商敏锐地发现商机,以每斤10元的价格收购,再以20元的价格销售,给他们双方都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当年愤怒砍树的石二平,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不已,从此跟随父亲大力发展大樱桃产业,现在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樱桃种植大户。他先后流转土地50多亩,加上原来的18亩承包地,栽植大樱桃近70亩,仅2019年销售收入就达80多万元。
致富不忘众乡亲 樱桃园里传经验
石武奎在马家窑试种大樱桃获得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本村及周边村庄的村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秦州区科委和林果部门也加快了推广的力度,在马家窑自然村又引种发展了200亩。
“我把十八亩承包地全部栽上了大樱桃。马家窑及周边的村民受我的影响,开始大面积栽种大樱桃,我就把自己学来的技术和经验,无偿给大家分享。”
石武奎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通过合理剪枝和疏花蔬果,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够改变樱桃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有一次,某村支部书记邀请石武奎去果园指导技术,他一看树形,就知道种植户不会管理,于是拿起剪刀嚓嚓嚓剪了起来。刚剪了一株,一部分果农就转身离开,嘴里嘟哝说:“我们的树好不容易长大了,你就这样剪光了,长啥果子呢?!”见此情景,石武奎对留下来继续观摩的果农说:“我剪的这个园子,明年的产量和效益,保证比没剪的要高几倍,不信你们明年看效果。”
果然,经过石武奎修剪的果园,第二年出产的樱桃果形大、着色好,收购价在每斤二十元左右,很受客商青睐;而没有修剪的果园,出产的樱桃果形小,色泽不匀称,一斤三四元还销售不畅。对比下来,每亩果园的收入差距在五倍以上。从此,原先将信将疑的人,彻底佩服了,于是主动邀请他去指导技术。后来,其他县区的种植户,也慕名而来邀请石武奎去传经送宝。
常怀感恩之心 主动回报社会
“我当年经常去秦州区的乡镇和外县传授技术,从来不收费用。”石武奎老人说,“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经常怀抱着一个感恩的心,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报亲恩、报党恩、报一切恩!”
石武奎说的报恩思想,源自他的人生经历。
石武奎出生满月以后母亲就离世,被舅母从天水城里抱到二十公里外的马家窑,吃百家奶水长大;结婚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住房,就在一孔窑洞里成家;生活困难的年代,靠政府的救济粮渡过难关;盖房的时候,是众乡亲前来无偿帮工,才有了一个栖身的院落。
“当年搬出窑洞不久,那孔窑洞就塌了。”石武奎老人动情地说,“没有众乡亲的关照,我就活不到今天;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我在发展樱桃产业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我,当年选我当区、镇人大代表,还给了好多荣誉。所以,我活到老,就要服务到老,以实际行动报答社会。”
大樱桃富了乡亲 石武奎衷心欣慰
马家窑的樱桃出名了,周边的樱桃大面积种植了,秦州区抓住机遇在太京、玉泉、中梁、耤口、皂郊等乡镇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的大樱桃基地,所产大樱桃果个大、色泽艳、风味浓、口感好、品质优,在2010年“中国·北京优质樱桃擂台赛”上曾获金奖和银奖,具备较强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秦州区大樱桃栽培面积接近10万亩,2019年结果园面积6.2万亩,产值8.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看到乡亲们通过种植大樱桃致富了,住上楼房了,开上小轿车了,这是我最大的欣慰!”石武奎老人如是说。
虽然年过古稀,到了安度晚年的时候了,但石武奎一直无法割舍对大樱桃的感情,每年春夏季节都要到村里的樱桃园去看看不同品种的长势和产量,继续发挥余热,指导管理技术。
记者采访的时候,石武奎领我们去马家窑最早栽植的园子里参观。1982年栽植的100多棵大樱桃树,现在只剩下硕果仅存的一株,依然长势良好、硕果盈枝,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而这棵樱桃树的周围,新的苗木茁壮成长,蔚然成林,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秦州区林果部门负责人说:“这棵38岁的樱桃树和石武奎一样,都是秦州大樱桃产业的功臣啊!”(记者 李双胜)
相关新闻
- 2020-06-08“潮农”善用“新农具” 土特产乘“云”上餐桌
- 2020-05-26东乡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 2020-05-26漳县:脱贫致富路上的“半边天”
- 2020-05-25甘肃省今年已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48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