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临潭县:花开钱包鼓 旧貌换新颜

20-08-04 17:32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编辑:张慧雅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原标题:临潭县:花开钱包鼓 旧貌换新颜

如今的临潭县城

粮食喜获丰收

八角村新貌

  记者 薛巍敏

  2013年底,临潭县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25万户4.9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7.6%。而到了2019年底,全县剩余贫困人口272户958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72%,7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临潭县从贫困到脱贫的华丽蝶变,凝结着各级帮扶干部和广大群众倾力投入、奋力拼搏的辛勤汗水。2020年2月28日,省政府发文正式批准临潭县退出贫困县。

  村容村貌大变样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临潭县石门乡占旗河新村,一排排整齐的新修房屋和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安宁祥和,黑沟村的村民已经在这里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幸福生活。

  石门乡占旗河黑沟自然村地处高山,这里的群众自古以来就依山而居,近年来由于受山体滑坡、地下水位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都遭到了极大威胁。落后的交通条件和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进程。

  “第一次走进黑沟,感觉这个地方群众生活确实太困难了,从行路、吃水、孩子上学给我感受特别深,他们的住房条件特别差,”石门乡扶贫工作站副站长刘志清指着前面的房屋,“原来的住房就是这个样子,就村路来说,我们平时下村入户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临潭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在多次实地走访调研后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整体搬迁才能彻底改善黑沟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才能真正拔掉穷根,斩断贫困的代代传递。

  “从山上搬下来之后,孩子们去上学、看病、外出打工这些都方便了很多。”黑沟村村民王风全一脸喜悦,以前只要遇上下雨,我们就要到村口去接孩子,不接的话怕山上滚落的石头把孩子们砸伤。

  “以前我们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差,娃娃们娶不到媳妇,也没有哪家的姑娘愿意嫁到这里来。”黑沟村村民包相忠指着自家的新房,“现在在不愁这个事儿了,党委政府帮我们盖上了新房,水拉上了、路灯按上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文化广场也建好了。”

  “自去年黑沟村52户群众全部搬迁到这里,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的问题,住房安全也得到了保障。”石门乡党委书记杨志成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旧房复耕,鼓励群众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养殖规模,使群众更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如今,漫步在占旗河新村,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干净整洁的巷道、整齐划一的路灯、色彩艳丽的路边绿化、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

  黑沟村的整体新建搬迁,是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的却是临潭县委、县政府把这些惠及全民政策落地、落实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临潭县通过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新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切实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方面的短板问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有力的动力,也为全县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勤劳致富有盼头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场房,干净有序的办公生活区,树下觅食的土鸡,劳作忙碌的养殖人……

  “从在他身上可以看到到西北人的热情、豪爽,也能感受到一股敢闯敢拼的精神头。”这是杜林忠留给战友的印象。

  杜林忠是临潭县八角镇八角村人,2005年12月应征入伍在新疆某部队服役。2013年到回家乡后,看着乡亲们的日子一家比一家难,“什么办法能让全村的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一段时间杜林忠都在想这个问题。

  “村里的生态环境这么好,土地资源也丰富,发展养殖业再合适不过了,我就从网上查阅养殖方面的知识。”杜林忠回忆:“当时由于自己资金有限,养鸡投入少,养起来稍微容易点。”

  到2013年年底,杜林忠养殖的几十只鸡几乎都没有存活,有几次他差点放弃了养鸡的想法。2014年2月,杜林忠又在陕西安康学习了半年的养殖技术,学习回来两个月后的,就成立了临潭县特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万事开头难。对于缺少对养鸡方面的经验和技术的人,做起养殖的时候,遇到的困难肯定很多。初期,由于他不懂养殖技术,没有把好雏鸡的防疫关,赔了好几千元。可他不气馁,只要肯下苦,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顶着巨大压力,硬着头皮查资料、找专家,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积累这经验。正是靠着一股钻劲,凭着一股韧劲,带着一颗热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杜林忠才把养鸡事业越做越好。

  杜林忠的笔记本记着许多养殖日志。经过努力,他积累了不少富有价值的养殖经验,养殖场的规模也逐步改造、扩大。

  创新是做任何事情的法宝,他在养殖土鸡的过程中创性地提出了“人鸡合一”理念。他认为鸡场里所有要素,包括鸡舍、饲料、环境、营养、疾病控制要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符合鸡的生长、生理、生物学要求。因此,他选择林下养殖,采用放养的模式,在场内种有杏树、苜蓿、板蓝根、柴胡、防风、羌活、蒲公英等多种植物,让鸡能自己去找食吃,而且食物又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虫草鸡。

  目前,杜林忠亩场地内种植山杏树3万株,杏树可为虫草鸡提供食物,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收入。

  “养鸡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而是一项对人、鸡、环境要求都很高的工作。”这是杜林忠经常说的话。

  为带动周边群众产业发展积极性,2016年3月,杜林忠带头与当地养殖合作社协商,积极申请成立了临潭县冶海情生态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致富带头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以分散养殖、集中销售的方式,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为充分发挥在市场、信息、养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行“党员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成立后,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方式,为入社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同时改变了养殖户以往“单兵作战”的模式,引领广大群众加入合作社“抱团”致富。

  目前杜林忠的合作社带动农户160户,其中50户年收入2600元,100户年分红280元,长期务工6人,月工资平均2800元,合作社年出栏土鸡8000只,种植苜蓿150亩,玉米100亩,草莓38000株。

  “下一步,我打算发展电子商务,构建现代蛋禽产品销售物流体系作为发展的主攻点,加快构建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杜林忠信心满满,“同时,落实扶贫机制长效化,实现经济循序利用,让贫困户得到真正的实惠。”

  产业发展底气足

  进临潭县八角镇庙花山村,巷道干净整洁,民宿舒适雅致,田野百花飘香……“八角花谷·十里画廊”的美姿尽收眼底,庙花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上升。

  “颠簸不平的土路、残旧破败的村貌、结构单一的产业……”落后、贫穷,曾经是八角镇庙花山村的标签,也是庙花村群众发展的阴影。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庙花山村“两委”班子始终把“抓党建促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动力引擎,确立了“以旅游产业为引领,以劳务、牛羊养殖、育苗、中药材产业为支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思路,引领带动党员和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美丽富裕家园。

  如今,庙花山村结合打造“一十百千万”旅游标杆村和建设“美丽乡村”,积极筹措项目和资金,改造提升“村党群服务中心”,规范设置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阅览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室,村内道路、停车场、文化广场、旅游厕所等项目大干快上,环境整治、绿化美化成效显著,全村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魅力庙花、幸福民宿”的庙花山村跃然立于人前。

  “这两年,来我们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村里农家乐建了一家又一家,我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好了,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了。”庙花山村村民陈金满脸喜悦。

  “这里山好水好人更好,徜徉在十里花海中,花美人更心情愉悦。”来庙花山村旅游的天水游客段月娥一脸轻松地说道,“在这里,我们能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美丽乡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庙花山村结合全村资源特点,加大乡村产业培育力度,探索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入股、产业富民扶贫等多种发展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房屋出租、能人带动、组建合作社、入股分红等方式,发展以民宿服务、马队服务、花卉苗木、特色青脚麻土鸡和绿壳蛋鸡养殖等为主的特色养殖、乡村旅游、民宿休闲等特色产业。

  “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党建+民宿+观光+休闲’的‘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现以基本形成,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稳定增收,也使美丽乡村建设有了坚强的产业支撑。”庙花山村专职党支部书记魏建平说。

  “我每年都会带家里人来这里旅游,尤其近两年,这里的变化挺大的。”定西游客边艳红微笑着说,“环境变好了,群众们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

  现如今,一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乡村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教育部和甘肃省联合打造“技能甘肃” 集中力量建设1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30个高水平专业群(图) 教育部和甘肃省联合打造“技能甘肃” 集中力量建设10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和30个高水平专业群(图)
  • 【陇人相】镜铁山中护路人:在这里一天就站好一班岗 【陇人相】镜铁山中护路人:在这里一天就站好一班岗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裕固草原春天的记录者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达隆东智:裕固草原春天的记录者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沙漠里的“沙雕”:民勤新景观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沙漠里的“沙雕”:民勤新景观
  •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迭部:村民吃上“文化饭”,搭上“旅游车”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甘南迭部:村民吃上“文化饭”,搭上“旅游车”
  • 【陇人相】逐梦起舞者王琳:用肢体演绎艺术人生(图) 【陇人相】逐梦起舞者王琳:用肢体演绎艺术人生(图)
  • 【陇人相】脱贫路上的实干家——“牛”人马占清 【陇人相】脱贫路上的实干家——“牛”人马占清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三代治沙人向总书记汇报:“去年今春我们又压沙补植3.5万亩”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三代治沙人向总书记汇报:“去年今春我们又压沙补植3.5万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从博物馆到
2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纪春梅:再
3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民勤天文科
4   教育部和甘肃省联合打造“技能甘肃”
5   兰州社区奏响友邻之声 社工服务让社区
6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农民企业家
7   【兰大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文明的“逆
8   全国“两会”精神进企业宣讲报告会在兰
9   【陇人相】镜铁山中护路人:在这里一天
10   临泽:稳就业 让脱贫更有底气
11   高台:打造党建引擎 推动乡村振兴
12   肃南:“四种形态”打造人社“智慧窗口
13   临泽鸭暖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绘就村
14   灵台:电商达人王小敏的创业致富路
15   瓜州:扶贫车间拓宽致富增收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