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依托产业保就业促增收
原标题:武威:依托产业保就业促增收
记者 伏润之
一
收成镇地处民勤县湖区,距县城61公里。近年来,收成镇以蜜瓜生产为主导,全面推动了农民致富增收,全镇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8458元,增长到2019年的2.2万元,彻底摘去了贫困镇的帽子。
据统计,蜜瓜产业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420人就近务工,整个销售期内产业园可带动群众获得务工收入1000多万元。
疫情发生以来,武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里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有关要求,紧紧围绕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和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狠抓就地就近就业,集中全力稳住全市就业基本盘。截至6月底,全市劳务输转40.09万人,占年计划任务的100.22%,实现劳务收入51.03亿元。
疫情影响下,就业难。武威市古浪县却通过产业培育解决了这一难题。
据介绍,2020年,古浪县坚持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投资23.62亿元实施农业产业重点项目115项,大力发展羊产业、牛产业、鸽产业和林果业等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培育,带动当地5万多名劳动力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二
今年以来,武威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基因和区位优势,科学定位特色产业,扬长避短、厚植优势,对发展潜力大、协作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大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在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方面予以重点支持,积极落实带动就业政策措施,扩大市内就业容量。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谋划梳理招商项目52项,总投资309亿元,确定49项招商项目列入全市重点招商引资清单。数据显示,1月至5月,全市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7.5亿元,同比增长17.2%,其中省外项目到位资金37.32亿元,同比增长5.84%,实现了逆势增长,为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改善就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全面推动商贸流通企业复工复产。商务、发改、金融部门协作配合,为12家重点企业争取信贷资金1.035亿元,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省级稳价保供促消费资金380万元,全市商贸流通服务企业持续稳定经营。大力开展消费促进工作,落实2020年全省家用汽车和家电促销活动资金190万元,申报“五一”、端午促销活动奖补资金120万元,鼓励企业开展促销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主创业,推进消费升级,激发就业活力。
同时,推动工程项目建设吸纳就业。加强与招商引资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基础建设项目对接,紧抓补齐“三农”短板机遇,挖掘农田水利、村庄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用工潜力,加强与本地德青源金鸡、顶乐牛业、兴盛种羊、众兴菌业、远达藜麦、伊利奶业等一批扶贫企业联系,协调推动吸纳更多农民工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发展有机蔬菜、藜麦、食用菌、肉羊、肉牛和畜禽养殖等特色增收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市市域内就地就近输转17.87万人,占总输转人数的44.57%,实现劳务收入22.4亿元。
三
武威市主动抓住全省疫情防控由一级响应降为三级响应后,大规模集中求职、集中用工的重点时段和各地区复工复产机遇期,多方挖掘就业潜力,多方式促进就业。
积极搭建线上用工服务平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等各类网络招聘活动,每天在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微信公众号等20多个平台发布用工信息,建立甘肃人才网武威分站,搭建全市统一、多方联动的网络招聘平台。全市“春风行动”提供用工岗位35092个,7118人已与企业签约并上岗;全市“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提供用工岗位26260个,累计签约上岗3236人;甘肃人才网“武威分网”累计注册企业168家,提供用工岗位18758个,2026人与企业签约并上岗,武威分网网站点击量持续位列全省第一。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为全市各类企业及时补充用工提供了有效保障。
截至6月底,全市已为2167户企业、社会团体等减免社保费1.07亿元;为1138户企业拨付稳岗补贴2398万元,惠及职工36586人;对全市3月20日以来的87个新建项目落实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缓缴免缴政策,缓缴4671万元,缓缴率100%。
值得关注的是,武威市近年改进方式提高培训实效,制定下发《武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效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培训券”式培训,通过发放“培训券”,把培训选择权交给贫困劳动力,让贫困劳动力根据自身意愿选择培训时间、培训工种、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参加培训。截至6月底,全市共发放“培训券”1.2万张,已有近9000名劳动力持“培训券”参加培训。同时,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10302人。
相关新闻
- 2020-07-07武威:着力做好农业产业发展大文章
- 2020-07-03武威三大特色产业带和八大产业初具规模
- 2020-07-02武威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 农户减负增效享"智慧"生活
- 2020-05-15武威生态移民城兴产业脱贫 村民习技能家门口"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