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小村庄 见证大变迁
原标题:陇原小村庄 见证大变迁
如今的俄合拉村房屋崭新,街道整洁。
俄合拉村旧照。
旋窝村当年破旧的土路。
现在村子里建了小亭子,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精准扶贫以来,大墩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大墩村旧貌。
庙儿沟村旧貌。
如今的庙儿沟村旧貌换新颜。
峪泉镇土炕改电炕,村民家里干净多了。
以前村民烧土炕时的场景。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持续深入推进,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此,本报记者分赴不同市州,选取各地9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回顾陇原农村过去的贫困状况,了解如今陇原农民的幸福生活,全面展现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实践再次证明,我们一定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今天起,本报分两期刊出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牧民当老板 美景变钱景
记者 徐锦涛 通讯员 屈柳
从合作市出发,沿着合冶公路前行10多公里,城市的环境渐渐褪去,高原特色的田园映入眼帘。
这里是合作市佐盖曼玛镇俄合拉村,海拔3197米,也是甘南州今年重点打造的旅游标杆村之一。干净的乡村硬化道路横竖交织,路两旁太阳能路灯有序排列……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从前村里基本是土坯房,一条土路晴天扬尘、雨天泥泞,坑坑洼洼不说,房前屋后经常能看到垃圾。现在村里的路宽敞平坦,以前随处乱扔的垃圾分类装进了垃圾箱,生活污水统一排进了排水沟。”村民桑吉克欣喜地说起村子的变化。
好政策让俄合拉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甜美。2018年,俄合拉村启动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施民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全村群众住进了通水通电通网络的新房子。
走进桑吉克家的二层楼,现代化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客厅里摆放着很多鲜花绿植。桑吉克满意地说,自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城里很多亲戚都羡慕。
村民安居了还不够,产业也得跟上来。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桑吉克家门口一侧已经用绿色的围挡隔离起来,围挡上张贴着餐饮接待的装修效果图。桑吉克介绍说,以前自己一直在外面打工,老人在家很不放心,家里正在修建藏家乐,以后就可以在家门口挣钱了。
佐盖曼玛镇镇长赵忠科告诉记者,俄合拉村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风景,今年被列入甘南州实施的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新建游客服务中心、马队驿站、文化广场,并对33户民居进行提升改造,主打风格浓郁的藏式住宿、餐饮及文化体验,开展骑马、射箭、露营、打酥油、跳锅庄等活动。
冬季的高原,寒意袭人,但俄合拉村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村民尕藏才让家也正在进行高端民宿的改造,推开大门看到绘有各种花饰图案的楼梯、客厅和卧室,浓郁的民族特色装饰使得房屋格外漂亮。
2013年,尕藏才让家由于缺劳力缺技术,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各项惠民政策的精心扶持和自身努力,2017年他家脱了贫。
“政府为我家发放了5万元的贴息精准扶贫贷款,还配置了5头奶牛,全家脱贫的信心特别强、致富的劲头也很足。如今家里有了新房子,妹妹大学毕业后到镇里的公益性岗位上班,3个孩子免费上学。”尕藏才让兴奋地向记者道出了新期盼,“等乡村旅游发展起来,我们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俄合拉村正以崭新的面貌迈上小康之路,‘牧民当老板,美景变钱景’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言语中,赵忠科充满信心。
上班挣工资 养殖增收入
记者 王睿君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墩村是一个保安族聚居村,全村保安族群众占95%以上,被誉为积石山县的“保安三庄”之一。
走进大墩村,浓郁的保安族文化元素映入眼帘——风格迥异的保安族木雕建筑光彩夺目,民族特色美食常年吸引周边游客前来品尝,当地很多群众更是熟练掌握了保安腰刀锻造技艺。
2017年3月,大墩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为全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精准扶贫伊始,大墩村509户群众中有153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不是贫困村,但积石山县各级党委、政府依旧全力以赴确保每一户困难群众摆脱贫困。
“我们一边做好基础设施提升工作,一边在做大做强养殖、劳务、旅游等富民产业上下功夫,保证每户群众都有长期稳定的增收渠道。”大河家镇镇长马福俊说。
马乙海思一家是大墩村的贫困户。2013年以前,全家8口人的生活,仅靠马乙海思养2头牛、10只羊和种几亩薄田勉强维持。
“尽管村里有养牛羊的传统,但每家最多养一两头牛、十几只羊。”大墩村党支部书记马文龙介绍说,非建档立卡户的家庭条件也很一般,家家户户缺资金、少技术,想发展壮大养殖产业很困难。
2014年,大墩村群众迎来发展契机。和马乙海思一样有意愿壮大养殖产业的贫困户,都顺利拿到了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
2016年,大墩村第一家养殖合作社——精准扶贫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2018年,大墩堡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目前,两家合作社共解决近40户群众的就业难题,他们白天出门上班挣工资,晚上在家搞养殖,实现了增收渠道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
“村民们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合作社为养殖户免费提供科学养殖技术,激发了群众的养殖意愿,使大伙的养殖信心大增。”在马文龙看来,精准扶贫贷款和成立养殖合作社,有效破解了养殖户缺资金、少技术的难题,为全村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了资金和技术后,马乙海思发展养殖业的劲头更足了。通过几年的努力,他家的养殖规模已达到8头肉牛、90余只羊,实现了脱贫。
如今,大墩村近60%群众依靠养殖业实现长期稳定增收。看着村里这些年的大变化,71岁的村民马瑞眉眼里都透着幸福,“我们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养老、看病、上学都不用发愁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挣钱奔富路,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昔日红军恩 今朝帮扶情
记者 崔银辉
了解旋窝村昨天的人,一定会赞叹她的今日。
旋窝村,隶属岷县麻子川镇。一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便道出旋窝村与红军的不解之缘。
1935年9月,红军攻破天险腊子口之后,在旋窝村一带休养。当时的旋窝村是一个有着60多户人家的回汉杂居村,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最早关于回族的民族政策——《回民地区守则》。至今,红军当年的故事还在旋窝村代代相传。
说起过去的日子,旋窝村人有红色记忆,也有对贫困的不屈。
张淑英老人说,上世纪80年代时,全村人基本靠洋芋填肚子。早上洋芋拌汤,中午烤洋芋,晚上有一碗杂粮面就算好的了。大女儿上小学了,还没件像样的衣服,只好把自己的搭襟蓝迪卡衣服给女儿穿上。
村民们最犯愁的是下雨天。“80后”的丁者米说,一下雨村子里的路就变成“黑泥路”,出门就得穿雨鞋。更让人担心的是村子里的那条河。它属迭藏河支流,十七八米宽,孩子们上学,必须蹚过河。一遇到大雨天,河水能涨到1米多深。
村民苏平忠说起来就后怕:“2014年的一天,下了大雨,第二天早上雨小了,我就骑着摩托车过河。没想到,摩托车刚一入水就感觉不对劲,幸亏我及时跳回到岸上,摩托车被淹在河里。后来水小了才捞上来。”
有人说,旋窝村因四面环山,地处中央,类似漩涡而得名。是否准确,不得而知。但旋窝村如今被时代拥入怀中,扶贫的春风吹拂着这个村庄。
2018年10月,定西市公安局驻村干部王宇宏开始在旋窝村帮扶。头一个月,他只做两件事——入户、爬山。入户,为了和群众熟悉起来,了解情况。爬山呢?
“我为了找到适合村子发展的产业,早上吃完饭,带上压缩饼干,就开始爬山。最高时爬到海拔3000多米处,10月的山顶都有积雪了。”王宇宏说,爬遍村子四周的每一座山后,“看到村子四周耕地平坦,我想应该挺适合发展农业机械化。”
经过调研论证,旋窝村地处西秦岭、岷山、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为黑垆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加之气候凉爽、光照充足、降雨量高、空气质量好、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危害轻,适宜种植高原夏菜。
说干就干。帮扶干部与镇村干部心往一起想,劲朝一处使。为了发展蔬菜产业,王宇宏积极和水电等部门协调,完成电力改造,将自来水引入育苗棚。
2019年,在村党支部引领下,通过和福建省福清市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招商引资,流转群众土地300亩试种菜花。
当时乡亲们疑虑重重,担心种不成功,担心销路。镇村干部和帮扶队队员知道,只有靠市场才能把大家的问号拉直。
当年,旋窝村试种的高原夏菜获得好收成,以好品质走俏南方市场。今年,全村种植高原夏菜500亩,带动贫困户84户424人,全年吸纳劳动力务工720人次。还有不少当初不看好种菜的乡亲,主动找到村干部,要流转土地种植高原夏菜。
为了让村民们不再“出门难,难出门”,定西市公安局投资硬化了乡村主干道、修建了连心桥。
如今的旋窝村变了样。村路平坦,民居整洁,村广场也建了起来,对面的“红军井”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也表达着旋窝村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村民们每周都要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
变的,不止于此。
旋窝村妇联主席乔玉霞最清楚全村姐妹的心:“以前村子里的妇女不能出去务工,对女娃娃的教育也不够重视。”现在,适龄孩子都入学读书,女同胞们不仅可以出去务工,还可以参加村子里的事务——疫情防护、帮助五保户清扫卫生,进行家居环境评分等。“姐妹们很有成就感,我们也能做事情了,心里很高兴。”乔玉霞说。
贫穷与封闭正在旋窝村消散,信心与希望正在这片热土升腾。村党支部书记尹燕文今年10月去外地学习了农业现代化知识,他说,要把“订单农业”的模式带回来,让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让更多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又到冬闲时节,丁者米准备务工。从2014年起,他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项目支持下,每年到福建的电子厂工作。“厂子里有清真食堂,务工收入也好。”丁者米说,好日子离不开党,“从小听老一辈讲红军长征的故事,感觉党和红军很亲切。现在我们农民盖干草棚、买农机都有政府的补贴,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疫情期间,看到党旗飘扬,党员带头‘冲锋陷阵’,我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目前,旋窝村党支部共有29名党员,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3人。
兜里有“闲钱” 心里不发慌
记者 伏润之
天祝藏族自治县打柴沟镇庙儿沟村过去是个贫困村。
今年52岁的林永祥对此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家里穷得叮当响,每年开春连购买种子化肥的钱都没有,要么去信用社贷款,要么向亲戚朋友借钱。”
在他的记忆里,每一年都过得很漫长。“害怕庄稼歉收甚至绝收,指望秋天卖了小麦的钱能偿还春天的借款。”
最让林永祥感到沮丧的是家里忙活一整年,仅仅填饱肚子,兜里却连100元的“闲钱”都拿不出来。
驻村干部告诉记者,这个村子过去以种植小麦为主,缺乏增收途径,类似林永祥家的境况在村子里非常普遍。“二十多年前,很多老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里能买上一台电视机。”
数据显示,2013年底,庙儿沟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5.1%,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打柴沟镇因势利导,根据辖区适合种植高原夏菜的地域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同时引进龙头企业、合作社,兴建气调库等基础设施,让周围群众依靠产业富了起来。
庙儿沟村自然成为受益者。打柴沟镇党委书记马建斌介绍说,目前,庙儿沟村种植高原夏菜2300亩,亩均年产值5000多元,实现年总产值1219万元。打造了下庙儿沟、尕哇寺2个日光温室提质增效示范点,经营日光温室118座,主要种植番瓜,棚均产值1万元左右。今年,林永祥家仅种了3亩荚豆,收入已经超过3万元。不仅如此,他还有一座日光温室,里面种植的番瓜即将上市,加在一起收入5万元不成问题。
终于,兜里有了“闲钱”,让林永祥不再“心慌”。
“我把自己的地种好,日子已经过得很舒服了,我姐姐家更厉害。”聊得兴起,林永祥带着记者来到姐姐林永秀家里。客厅悬挂着一块醒目的牌子:天祝县家庭农场。
家里来了客人,林永秀一边端出当地招待客人的馍馍,一边轻描淡写地说,她家今年5月响应号召成立了“家庭农场”,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了青笋、蒜苗、荚豆等蔬菜。
“收入怎么样?”
“人工工资扣除,能落个30万元吧。”
旁边的马建斌听了不断点头,他说:“这样的农户,我们还有很多。依靠产业和群众自身的奋斗,2019年村里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
林永秀接过话,“如今的庄稼人变了样,去年家里添置了小轿车,不要说几十年前,就是几年前这种生活想都不敢想。”
冬日阳光暖暖地洒着,大家围在林永秀家里,你一言,我一语,话说丰裕的好日子。
记者注意到,林永秀家里铺着新崭崭的地板砖。
她告诉记者,过去手里没钱,姐弟俩都住着彩钢房。“干部来做工作,彩钢房容易着火。我和弟弟就各修了一院新房子。”
不止院内,院外也是焕然一新。林永祥说,村子过去脏乱差。“土房土墙不说,房前屋后柴、粪、草到处乱堆。”
“现在家家户户房子都是新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村道干净整洁,还有文化广场可以健身。那边就是我们的蔬菜大棚,一会儿我还要去拾掇菜。”热心肠的林永祥站在村子的高处,将他眼中一点一滴的变化指给记者看。
土炕改电炕 温暖又干净
记者 徐俊勇
农村土炕,是很多人的乡村记忆。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土炕烟熏火燎的弊端日渐显现。自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改造工作以来,嘉峪关市峪泉镇已完成770铺“电炕”改造。
寒冬时节,走进峪泉镇嘉峪关村一组村民王丽霞的家里,屋内干净整洁,浓浓的土炕味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丽霞是这里的老住户,祖祖辈辈用土炕取暖。
“以前每天闲暇的时候,我和家人会收拾柴草、玉米秆、树枝等,然后堆放在后院,为冬季土炕取暖做准备。”王丽霞说,烧土炕取暖非常麻烦,每天晚上需要烧一次炕,等到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土炕会慢慢变凉,将家人冻醒来,这时候又需要烧一次炕。
烧土炕不仅仅麻烦,睡起来也不舒服。“刚刚烧完炕,温度很高,往往是身上烫得睡不住,而头部又冷得难受。土炕缝隙还漏烟,熏得家人晚上经常咳嗽。”王丽霞说。
二十年前,王丽霞家里曾因烧炕,引起了火灾。王丽霞说,土炕取暖最大的弊端是不安全。到了冬季,为了怕冻着孩子,土炕有时烧得非常热,温度不好把握,极易引起火灾。土炕一旦发生火灾,被褥就会被烧起来,很危险。有的住户用煤炭作为土炕燃料,也易发生炕烟中毒的现象。
平时,只要在土炕上坐一会,身上就会有股土炕味,就像现在吃完火锅,身上那股火锅味久久不能散去。“睡土炕的农村人,土炕味成了他们的‘专属’味道。”王丽霞说,坐公交车进城购物,身上的土炕味会散发到整个车厢,弄得自己也不好意思。
张桂兰今年82岁,是峪泉镇黄草营村七组村民,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对于土炕改电炕,张桂兰老人竖起了大拇指。她说,电炕温度稳定,干净清洁,最重要的是再不需要一瘸一拐地抱着柴火烧炕,省事多了。
电炕改造,惠民利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据介绍,改造后的电炕带有15小时自动关机功能、童锁功能,并且可将温度设置在1摄氏度至55摄氏度之间。“现在睡觉前打开电源,设定好温度,一觉睡到大天亮,既省电又舒适。”张桂兰说,烟雾缭绕的土炕取暖已成为过去。
告别土炕,也就告别了烧土炕的麻烦,告别了身上那股土炕味。如今,电炕作为清洁取暖方式,已经在峪泉镇全面推进实施,有效减少了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也改善了村民住房保温条件和居住环境。
相关新闻
- 2020-10-15【印象陇原】陇上农家皆诗意 乡村美景入书画
- 2020-09-24五谷丰登陇原美
- 2020-03-05陇原花开待君赏
- 2020-03-03陇原各地抢抓农时忙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