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饲草产业成增收“绿色银行”
原标题:宁县:饲草产业成增收“绿色银行”
近年来,宁县立足耕地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群众养殖积极性高的实际,积极探索粮改饲、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全县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饲草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引擎”。
宁县中泰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专门从事饲草种植和销售的合作社,这几天,合作社的几千亩饲草已经全部收割晾晒完毕,目前正在进行打捆、运输和贮存。
“合作社近年来在早胜镇寺底村、北街村等5个村共流转土地8500亩,种植紫花苜蓿6800亩、燕麦草600亩、玉米1100亩,还和农户订单种植饲草玉米3000多亩,年收贮各类饲草2.84万吨。”合作社负责人刘晓泰告诉笔者。
这几年,随着草畜产业的蓬勃发展,宁县中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苜蓿、燕麦、禾草等优质牧草供不应求,不仅在庆阳周边销售,还销往陕西、河南、宁夏等地,年销售额达到1500多万元。
此外,该合作社还常年吸纳周边群众前来务工,拓宽了周边群众的收入渠道。今年60岁的刘玉明每年都会在收草、贮藏期来短期务工,仅此一项,他家每年就会多收入3万多元。“我在中泰农民专业合作社务工4年多了,干着装车、拉草等工作,一年干五六十天,收入3万多元。”寺底村村民刘玉明说。
“在饲草生产过程中,合作社有长期务工人员18人,全年吸纳周边临时务工人员200多人次,全年共发放工资130多万元,增加了周边农户的家庭收入。”刘晓泰说。
近年来,宁县把饲草产业作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实现草畜产业倍增计划的突破口来抓,坚持“立草为业,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协同发展,注重效益”的原则,以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以中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先后扶持中泰、伟创等草业合作社5个,购进专业化机械设备70多台,建成了早胜万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和米桥、平子、春荣三个千亩种植点,全县年青贮饲草达到35.4万吨。
“截至目前,宁县全县新种植紫花苜蓿2.3万亩,种植一年生牧草7.47万亩,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5.2万亩,全县多年生苜蓿累计种植面积达到21.3万亩。紫花苜蓿等人工种草的发展促进了全县草畜产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为‘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宁县畜草渔业管理站副站长党维平说。(通讯员 曹康 陈龙)
相关新闻
- 2021-07-13宁县:黄花菜成致富菜
- 2021-06-15宁县:金银花美了乡村富了乡民
- 2021-05-07宁县苹果花海炫宁州文化旅游周活动举行
- 2021-03-23宁县建成全国最大矮化苹果基地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