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要闻

多方添驱动 倍增有活力

21-12-28 09:4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农民报 编辑:张慧雅

  原标题:多方添驱动 倍增有活力

  ——“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观察之六

  记者 王甜

  水土矛盾、农业发展支撑乏力、科技运用不足是阻隔我省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瓶颈,为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我省借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能,藉金融杠杆撬动八方资金,用技术引领旱作农业发展,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利用效能

  我省农业领域水土矛盾突出,在目前水资源利用总量难有突破的前提下,不仅应严格以水定地,更应积极做好聚水增地、节水增地大文章。为此,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计划提出了土地整理、坡改梯、渠系配套、盐碱地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雨水利用效率,让每块地、每滴水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在山丹县位奇镇四坝村,全村只有一块田,却将土地利用效能发挥到极致。

  2020年10月开始,位奇镇政府牵头建设四坝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历时半年,将村里原有的5680亩耕地和周边的1000多亩河滩统一平整、改良,并兴建了一系列相关水利配套设施。今年4月初,四坝村7000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全村多出了615亩耕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16.2%,每年能节约60万立方米水,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4.73万公斤。

  四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吹响了山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集结号。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83万亩,全县2021年计划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1.98万亩,项目建成后亩均可节水100立方米以上、增产80公斤以上、省工省肥100元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山丹探索,正在稳步推进……

  同样,在庆阳市宁县盘克镇、和盛镇2个乡镇17个行政村,挖掘机、拖拉机、推土机正来回作业,随着机器的轰鸣,原本坑洼不平的土地逐渐变成一大片平整的良田,这是宁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现场,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布设2.4万亩,规划整治撂荒地192亩。

  同样的土地变身“魔法”,在我省广袤的土地上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5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79万亩。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8.03万亩、占总任务的51%,其中高效节水灌溉78.1万亩;开工在建74.0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29.37万亩。

  金融支撑赋能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农业发展“无米之炊”的困境,确保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我省加大资金扶持,突出对“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全产业链的支持,资金聚焦产业大县,重点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市场建设、品牌培育等,弥补产业发展资金的不足。

  为解除发展束缚,我省在运用好国家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通过信贷等措施,广泛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八方资金,为农业发展赋能。

  景泰县芦阳镇寺梁村,一个有着1200余口人,人均只有5分口粮地的村子。虽说人多地少,但依靠养羊,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收羊-育肥-售卖,多年来,寺梁村养羊逐渐有了名气,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这种“二道贩子”的生意,很难见到规模效益。2018年,在甘肃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担保助力下,邮储银行放贷的940万资金,分发到了寺梁村村村民的手中。至此,寺梁人终于甩开膀子,大踏步走上了致富的“羊”光大道,养殖规模倍增。如今,以“芦阳镇寺梁村种羊繁育、肉羊育肥养殖小区”为核心,400余户村民以互助合作、抱团发展为模式的特色养殖小区。

  据统计,全省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今年已投入资金202.6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38亿元、省级资金2.81亿元、市县资金6.83亿元、政府债券0.83亿元、金融支农资金14.20亿元、企业自筹157.83亿元。源源不断的资金汇入,富了农民、活了市场、强了产业,为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智慧农业提升发展驱动力

  在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戈壁农业产业园,打开“大棚管家”手机客户端,点击“卷帘打开”选项……随着秦存国的操作,日光温室棚顶的保温布随即缓缓掀开。

  这套日光温室自动控制设备,让农户在家就能给温室通风,给庄稼滴灌、添肥、增温。有了智慧农业加持的种菜模式让秦存国感慨万千。

  “现在一个大棚每年纯收入3—4万元。过去我们种30亩地才顶上这一个棚的收入。”秦存国高兴地说,“只要用心学技术,就能借助现代化农业过上小康生活。”

  这是酒泉市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自动化智能管控、物联网系统等,从智能温室到种植大棚,从水培蔬菜到南果北种,农业种植方式更新换代,农产品品种多样富。 如今一批批科技含量高的技术设备、智能系统在酒泉市广泛运用,智慧科技正赋能现代农业。

  经过不断探索、推广,像这样的高科技在我省各地已屡见不鲜。如今,许多听上去非常“高大上”的技术已经被用于养猪、种菜、种粮食,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种业工程、水肥一体、高效节水、全程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也早已出现在田间地头;新品种、新材料和新装备的全面推广,为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增产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平山湖听雪 平山湖听雪
  • 藏在深闺的石门山 藏在深闺的石门山
  •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58次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和水利发展规划等 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58次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甘肃省“十四五”能源和水利发展规划等
  • 尹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强调 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甘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尹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强调 推动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为甘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 兰州铁路公安处“云捕—2021”战果显著 为旅客群众挽回损失500余万元 兰州铁路公安处“云捕—2021”战果显著 为旅客群众挽回损失500余万元
  • 甘肃省委网信办到文县定点帮扶村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甘肃省委网信办到文县定点帮扶村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
  • 四川客商八万多元现金遗落出租车内 兰州的姐拾金不昧归还失主 四川客商八万多元现金遗落出租车内 兰州的姐拾金不昧归还失主
  • 中国甘肃网“新年新衣”有牵挂 这份爱心沉甸甸 中国甘肃网“新年新衣”有牵挂 这份爱心沉甸甸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交通高质量发展的甘肃“答卷”——甘肃
2   陇南漳县举办新闻通讯员能力素质提升培
3   定西市安定区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名
4   古城迸发新活力——庆城县“十三五”经
5   兰州新区市场主体总数达27000多户
6   全省首单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项目贷款落
7   产业兴省 工业强省——从省委十三届十
8   兰州陆港外贸货物首次搭乘中亚班列向海
9   甘肃:“三农”服务热线架起“民心桥”
10   “‘风光’无限看酒泉”系列报道之一—
11   祖厉河流域纳入全国第二批试点流域名单
12   武威多个文旅重点项目今年实现开花结果
13   甘肃省举行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科研
14   甘肃省启动玉米制种科技强种行动 2025
15   甘肃:省市协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