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添驱动 倍增有活力
原标题:多方添驱动 倍增有活力
——“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行动”观察之六
记者 王甜
水土矛盾、农业发展支撑乏力、科技运用不足是阻隔我省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瓶颈,为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我省借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能,藉金融杠杆撬动八方资金,用技术引领旱作农业发展,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利用效能
我省农业领域水土矛盾突出,在目前水资源利用总量难有突破的前提下,不仅应严格以水定地,更应积极做好聚水增地、节水增地大文章。为此,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三年倍增计划提出了土地整理、坡改梯、渠系配套、盐碱地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雨水利用效率,让每块地、每滴水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在山丹县位奇镇四坝村,全村只有一块田,却将土地利用效能发挥到极致。
2020年10月开始,位奇镇政府牵头建设四坝村高标准农田项目,历时半年,将村里原有的5680亩耕地和周边的1000多亩河滩统一平整、改良,并兴建了一系列相关水利配套设施。今年4月初,四坝村7000亩高标准农田建成,全村多出了615亩耕地,灌溉水利用率提高了16.2%,每年能节约60万立方米水,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94.73万公斤。
四坝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吹响了山丹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集结号。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7.83万亩,全县2021年计划建设水肥一体化面积1.98万亩,项目建成后亩均可节水100立方米以上、增产80公斤以上、省工省肥100元以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山丹探索,正在稳步推进……
同样,在庆阳市宁县盘克镇、和盛镇2个乡镇17个行政村,挖掘机、拖拉机、推土机正来回作业,随着机器的轰鸣,原本坑洼不平的土地逐渐变成一大片平整的良田,这是宁县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现场,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布设2.4万亩,规划整治撂荒地192亩。
同样的土地变身“魔法”,在我省广袤的土地上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50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79万亩。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78.03万亩、占总任务的51%,其中高效节水灌溉78.1万亩;开工在建74.06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29.37万亩。
金融支撑赋能高质量发展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农业发展“无米之炊”的困境,确保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实施。我省加大资金扶持,突出对“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全产业链的支持,资金聚焦产业大县,重点扶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市场建设、品牌培育等,弥补产业发展资金的不足。
为解除发展束缚,我省在运用好国家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通过信贷等措施,广泛利用金融杠杆撬动八方资金,为农业发展赋能。
景泰县芦阳镇寺梁村,一个有着1200余口人,人均只有5分口粮地的村子。虽说人多地少,但依靠养羊,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收羊-育肥-售卖,多年来,寺梁村养羊逐渐有了名气,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这种“二道贩子”的生意,很难见到规模效益。2018年,在甘肃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担保助力下,邮储银行放贷的940万资金,分发到了寺梁村村村民的手中。至此,寺梁人终于甩开膀子,大踏步走上了致富的“羊”光大道,养殖规模倍增。如今,以“芦阳镇寺梁村种羊繁育、肉羊育肥养殖小区”为核心,400余户村民以互助合作、抱团发展为模式的特色养殖小区。
据统计,全省三年倍增行动计划今年已投入资金202.64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38亿元、省级资金2.81亿元、市县资金6.83亿元、政府债券0.83亿元、金融支农资金14.20亿元、企业自筹157.83亿元。源源不断的资金汇入,富了农民、活了市场、强了产业,为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发展动能。
智慧农业提升发展驱动力
在酒泉市肃州区东洞镇戈壁农业产业园,打开“大棚管家”手机客户端,点击“卷帘打开”选项……随着秦存国的操作,日光温室棚顶的保温布随即缓缓掀开。
这套日光温室自动控制设备,让农户在家就能给温室通风,给庄稼滴灌、添肥、增温。有了智慧农业加持的种菜模式让秦存国感慨万千。
“现在一个大棚每年纯收入3—4万元。过去我们种30亩地才顶上这一个棚的收入。”秦存国高兴地说,“只要用心学技术,就能借助现代化农业过上小康生活。”
这是酒泉市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通过无土栽培技术、自动化智能管控、物联网系统等,从智能温室到种植大棚,从水培蔬菜到南果北种,农业种植方式更新换代,农产品品种多样富。 如今一批批科技含量高的技术设备、智能系统在酒泉市广泛运用,智慧科技正赋能现代农业。
经过不断探索、推广,像这样的高科技在我省各地已屡见不鲜。如今,许多听上去非常“高大上”的技术已经被用于养猪、种菜、种粮食,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种业工程、水肥一体、高效节水、全程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也早已出现在田间地头;新品种、新材料和新装备的全面推广,为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增产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我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驱动力。
相关新闻
- 2021-12-28玉门:打通办事“中梗阻” 实现改革红利与民共享
- 2021-12-28“三农”服务热线架起“民心桥”“致富桥”
- 2021-12-28平凉:稳价销售促增收 办好实事惠民生
- 2021-12-17会宁将建成100万亩高标准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