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成县宋坪乡:美景变“钱”景 点亮振兴梦
原标题:成县宋坪乡:美景变“钱”景 点亮振兴梦
本报通讯员 刘建军
金秋十月,走进成县宋坪乡,地处青山绿水间整齐划一的美丽乡村、蜿蜒曲折的公路、青瓦白墙的庭院,房前屋后挂满金黄色的玉米,村容环境整洁有序,一幅“家在画中、村在林中”的生态宜居画卷映入眼帘,到处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党建引领聚合力
近年来,在产业发展中,宋坪乡坚持走“党委统筹、支部引带”的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路子,积极探索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带动更多农户嵌入产业链条。
“书记,我们冬小麦的种植面积还不够,你看哪些地块还需动员再种?”“书记,我们今年核桃树综合管护什么时间开始?”“猕猴桃冬季管护怎样开展?”入冬以来,宋坪乡李家梁村的党支部书记王辉可是一个大忙人,他是村民的主心骨和带头人,很多事情都要他去考虑和安排。
“我是土生土长的李家梁村人,跑过运输,罪没少受,钱却没挣下多少。2019年,我们通过考察从四川引进猕猴桃进行试种,当时群众对发展猕猴桃产业持观望态度,于是我带头种植了20多亩,群众看到了发展的效益和前景后,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如今,猕猴桃产业已成为我们的主导产业。”王辉说。
在党建的引领下,做强产业、助农稳定增收的同时,党组织在推动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真正让党建“活”起来、让乡村“红”起来、让群众“动”起来。
人才培育强支撑
宋坪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鼓励、吸引、支持在外宋坪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将新理念、新思路注入到产业发展中来,激活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凝聚起共建美丽宋坪的内外合力。
马三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宋坪乡“雁归工程”的号召下,放弃高收入工作,毅然回乡创业,创办了陇南运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己流转土地200多亩,带领300多户乡亲发展艾草种植,形成了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带领群众稳定增收。
“宋坪是我的家,在外创业虽有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工作,但心中最亲近的还是故乡的山水和亲人。现在我回乡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也很有成就感。”马三运说。
与马三运想法一样的人还有张旭强、康双荣等一大批人,他们发挥自己的专长,在政府的号召和支持下,通过开办水烧酒厂、手工香醋酿造、家庭农场、发展木耳、香菇、中药材种植等多元产业,带动群众增收。
宋坪乡在加大高技术人才引进的同时,重点挖掘培育本乡本土人才,择优推选村“两委”班子,提升各村“两委”班子抓经济、促发展的整体水平。目前,全乡48名村干部中,有19名是村里的“致富带富能人”,占比39.5%以上,为培育发展产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盘活资产夯根基
宋坪乡全面深化“党建+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各类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将农村集体资源和资产转化为新型经营主体的股份,清理核实集体资金资产712.72万元,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16个。
“我们按照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思路,通过建立‘保底分成+收益分红+务工工资’的激励机制,探索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激活沉睡资源,激发产业活力。根据合作社产业发展情况,在章程中明确利润分配办法,除按一定比例提取公积金用于合作社自身发展外,剩余收益全部按股进行分红,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合作社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和发展红利。”宋坪乡党委书记镡永喜介绍说。
环境治理焕新颜
宋坪乡以规划提标、建设提速和管理提升为重点,推进农旅深度融合,突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小景观点40余处,培育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示范带动的美丽新农村。
今年以来,宋坪乡在加强乡村面貌治理的同时,宋坪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以清“四乱”为重点,持续下功夫根治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刷新了乡村颜值。同时依托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宣讲、爱国主义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200多场次,对全乡169户最美家庭户,189户孝敬公婆好儿媳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近年来,宋坪乡立足自然资源优势,聚焦原生态打造新业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转型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实现了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的奋斗目标。
相关新闻
- 2022-11-17庆阳市合水县: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2022-11-17陇南市文县: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 提升乡村人才振兴内生动力
- 2022-11-16生态赋能乡村振兴的陇南实践
- 2022-11-15庆阳市新集镇 设施农业激发振兴活力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