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平凉市东华镇裕光村:美了“面子”实了“里子” 裕光村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22-11-21 18:04 来源:中国甘肃网-平凉日报 编辑:冯睿栋

  原标题:美了“面子”实了“里子” 裕光村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本报记者 严锐 

  农居错落有致,村道平坦宽阔,环境美丽清幽……作为近期华亭市的热门打卡点,东华镇裕光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慢生活。 

  “裕光村结合山野特色,打造了露营点、休闲民宿、水上乐园、空中索道等多个观光景点,形成了集休闲康养、悠然栖居、户外野趣于一体的特色片区。”裕光村党支部书记吴小平介绍,今年以来,裕光村坚持“内外兼修”,积极打造村庄美丽、风景宜人、管理有序的乡村振兴旅游示范村,先后投资1620万元,实施了乡村振兴及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修建了民宿、农耕体验园、露营地、观光鱼池,打造瀑布景点,正在实施水上乐园、游乐园等项目,把昔日的荒草地变成村民和游客休闲活动场所,将臭水塘改造成景观池,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瀑布景观,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最近朋友圈被裕光村刷屏了,乘着天气好,来转转山水,放松一下心情。”市民李慧霞看到裕光村的好山好水,立马约了朋友前来游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裕光村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流转盘活农村闲置土地18亩,修建半地下式日光温室6座,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发展大棚蔬菜可是个致富的好门路,我承包了6座大棚,种了西红柿、香菜、辣子,头一年经验不足,但效益还不错。”村上的大棚一盖成,村民徐生平就盯上了这个好产业。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吴小平见证了裕光村的变化。召集党员大会,发放村民问卷,咨询专家……近年来,裕光村逐一破解历史遗留问题,盘活村集体经济,增加民生福利投入,让农民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过程中,更好就业创业,有更多收益,用创新创造和实干苦干走出乡村振兴的幸福之路。 

  谈起未来的发展,吴小平信心满满,“接下来,我们裕光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高标准建成‘九园两馆四景一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带动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远远眺望而去,一幅“村美、民富、业兴”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人相·151期】“陇原工匠”呼丽萍: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助果农过上好日子 【陇人相·151期】“陇原工匠”呼丽萍: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助果农过上好日子
  • 【陇拍客】鸟中“大熊猫”黑鹳飞临崇信汭河 【陇拍客】鸟中“大熊猫”黑鹳飞临崇信汭河
  • 【小康路上看老乡】平凉静宁:政策引才投身地方经济发展 【小康路上看老乡】平凉静宁:政策引才投身地方经济发展
  • “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平凉的民俗“点灯背猴”知道吗? “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平凉的民俗“点灯背猴”知道吗?
  • 武都:多措并举夯基础 秋冬播种保粮安 武都:多措并举夯基础 秋冬播种保粮安
  • 民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民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 文县:打破传统产业发展壁垒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致富 文县:打破传统产业发展壁垒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致富
  • 兰州榆中:聚焦“三园”建设 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兰州榆中:聚焦“三园”建设 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残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
2   追光 | 让更多人看见这些基层球队 是这
3   【陇人相·151期】“陇原工匠”呼丽萍:
4   【陇拍客】鸟中“大熊猫”黑鹳飞临崇信
5   【小康路上看老乡】平凉静宁:政策引才
6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定西
7   “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平凉的民俗“
8   瓜州:药材种植好“钱”景 产业发展促
9   宕昌木耳乡: 机耕撂荒地守住“粮袋子”
10   天水:柿子红了 村民笑了
11   会宁:玉米“套”大豆 “搭伙”种出高
12   武都:多措并举夯基础 秋冬播种保粮安
13   民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14   西和姜席镇:小小羊肚菌 撑开产业振兴
15   崇信:“板凳小课堂”架起文明实践“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