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市州动态

30年,从分散栽植走向标准化产业 ——庆阳市苹果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22-11-21 18:09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东报 编辑:冯睿栋

  原标题:30年,从分散栽植走向标准化产业

  ——我市苹果产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系列报道之一

  文/图 本报记者 刘萍凝

  2022年,我市苹果再次获得丰收。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我市部分晚熟苹果标准化种植基地,连片的果园里弥漫着清新的果香,工人们忙着分拣、装箱、搬运,果园内一片繁忙,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果农的脸上。

  庆阳是甘肃省三大苹果主产区之一,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优质晚熟红富士苹果最佳适生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苹果产业起步开始,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培育,如今庆阳苹果产业已发展为全市最大的农业主导产业。拥有133万亩的规模、144万吨的产量、87亿元的产值,覆盖69个重点乡镇、30多万从业人口、人均增收贡献达1780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市果业发展中心监测,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苹果产量和质量是历年来最好的一年,全市果园面积稳定在133万亩,苹果产量预计达到14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达87亿元。

  近5年来,我市苹果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现代化体系初步构建。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以董志塬为主的10个优质晚熟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建成苹果万亩片带25个,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33万亩,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脱毒苗木繁育基地2000亩。

  在庆阳满园春健康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果园里,果农们在田间地头将苹果采收、包装、过称、装车,等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苹果客商拉运。

  2013年,西峰区显胜乡铁楼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庆阳满园春健康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千余亩,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当地农户以土地入股,连片栽植“玉华早富”“瑞阳”“瑞雪”等新优品种矮化密植苹果树。“我们合作社有8个品种的早熟、晚熟苹果,2019年进入挂果期,今年总产量达50万斤左右,比往年增产70%。”合作社负责人白宗熙说。

  宁县平子镇果农雷宁涛2016年从兰州返乡创业,栽植了500亩“蜜脆”苹果树。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苹果又大又甜,很适合做精品礼盒,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竞相收购,价格比去年翻了1倍,苹果的纯利润达150多万元,这是他近几年收入最高的一年。

  “今年,晚熟红富士苹果的价格为每公斤7元到8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价格提高了二三元,每亩能增收2000元到3000元。苹果产业的发展,让果农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市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晓春说。

  前些年,我市栽植的部分乔化果树相继进入衰败期,存在品种老化、病害严重、产量降低等问题。针对老旧、低效、残败果树,市上集成推广品种换优、树形改良、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使老旧、低效果园恢复生机、提质增效,巩固了苹果产业规模。结合老旧、低效果园改造实践,我市因园施策,分类推进,每年改造6万亩左右,“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市27万亩的改造任务。

  我市围绕生产优质果品目标,依托陇东学院成立了庆阳市现代苹果工程技术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庆城苹果试验示范站,聘请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担任首席科学家,构建了全国首个市级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普及推广庆阳苹果生产8项关键技术。

  何家畔镇是合水县主要的苹果产区,果园面积占合水县果园面积的38%。为了提升果品质量,何家畔镇持续引进果树栽植管理新技术、新理念,加大郁闭园改造力度,产业效益越来越凸显,苹果已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何家畔镇产白村果农何廷积告诉记者,在当地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他的果园严格按照苹果生产标准进行管护,覆膜、浇水、施肥、套袋……每一个环节都要达到生产技术要求,特别是在解袋期间,配合采用摘叶转果、铺反光膜等技术,争取让每一个苹果都充分吸收光照,确保生产全红果。“按照优质果标准管护苹果,可减轻病虫害侵袭、降低农药残留,确保果品色泽光亮,卖出更好的价钱。”何廷积说。

  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园1万亩、省级标准化示范园2.2万亩、市级优质苹果示范园4万亩,成功创建了庆阳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宁县国家级苹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果园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商品果率达到85%以上,优果率达到65%。

  “今年我市虽然在生产季节遭遇多次冰雹天气,但面积与往年相比较小,霜冻和冰雹灾害对全市果园增产增收影响不大。在积极应对天气灾害方面,我市采取财政补助的方式,加大对果业生产主体加强防灾减灾设施配套的支持力度,从而保障了今年的苹果丰收。”刘晓春说。

  此外,为保障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探索苹果商业保险,试点推进“期货+保险”项目,逐步完善风险保障体系,为广大果农解了后顾之忧。今年完成苹果政策性保险投保19.62万亩,在宁县试点推进“期货+保险”项目,支持正宁县陇塬红公司争取苹果期货交割库业务,构建了成本保险与收入保险相结合的多重风险化解机制。

  据了解,宁县苹果“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在郑州商品交易所获得立项资格。项目总计承保面积约2万亩,参保农户1500户,合计总保费1400万元。该项目是在甘肃辖区监管机构引导下,由本辖区期货经营机构牵头承接的首个“保险+期货”县域覆盖项目,解决了苹果种植户与合作社的实际问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陇人相·151期】“陇原工匠”呼丽萍: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助果农过上好日子 【陇人相·151期】“陇原工匠”呼丽萍: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助果农过上好日子
  • 【陇拍客】鸟中“大熊猫”黑鹳飞临崇信汭河 【陇拍客】鸟中“大熊猫”黑鹳飞临崇信汭河
  • 【小康路上看老乡】平凉静宁:政策引才投身地方经济发展 【小康路上看老乡】平凉静宁:政策引才投身地方经济发展
  • “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平凉的民俗“点灯背猴”知道吗? “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平凉的民俗“点灯背猴”知道吗?
  • 武都:多措并举夯基础 秋冬播种保粮安 武都:多措并举夯基础 秋冬播种保粮安
  • 民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民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 文县:打破传统产业发展壁垒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致富 文县:打破传统产业发展壁垒 设施农业助农增收致富
  • 兰州榆中:聚焦“三园”建设 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兰州榆中:聚焦“三园”建设 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出圈”的平凉泾川 还有“白皮如纸”
2   甘肃省残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
3   追光 | 让更多人看见这些基层球队 是这
4   【陇人相·151期】“陇原工匠”呼丽萍:
5   【陇拍客】鸟中“大熊猫”黑鹳飞临崇信
6   【小康路上看老乡】平凉静宁:政策引才
7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定西
8   “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平凉的民俗“
9   瓜州:药材种植好“钱”景 产业发展促
10   宕昌木耳乡: 机耕撂荒地守住“粮袋子”
11   天水:柿子红了 村民笑了
12   会宁:玉米“套”大豆 “搭伙”种出高
13   武都:多措并举夯基础 秋冬播种保粮安
14   民乐: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酣
15   西和姜席镇:小小羊肚菌 撑开产业振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