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牛鼻子”奔向“牛”日子 ——酒泉市瓜州县推行新模式发展牛产业为群众增收蓄势赋能
原标题:扭住“牛鼻子”奔向“牛”日子
——瓜州县推行新模式发展牛产业为群众增收蓄势赋能
酒泉融媒记者 郭 军 通 讯 员 王小刚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
去年以来,瓜州县立足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农户期盼,充分发挥衔接资金引流和杠杆作用,探索推行政府扶持、龙头带动、金融支撑、保险托底、农户养殖的“政企银保+农户”肉牛养殖模式,使农户买牛有资金、选牛有“超市”、养牛有保险、卖牛有出路,为肉牛产业发展走出了新路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拓展了新途径,实现了肉牛产业一次性导入、零风险养殖、全程式服务、大幅度增收的目标。
打造政策扶持“高点”为农户养殖添信心
走进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肉牛养殖综合示范园区,一排排高标准养殖圈舍整齐划一。
围绕打造10亿级肉牛产业集群,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瓜州县委、县政府在出台“政企银保+农户”扶持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农户养殖意愿,及时调整优化政策支持方向,确保最大程度发挥政策赋能效应。瓜州县还将原有扶持范围由基础母牛放宽为基础母牛和育肥牛,户均扶持规模由原来的5至10头放宽到3至30头,贷款额度由初始的14万元至28万元调整为36万元至84万元。同时将“富民贷”产品纳入贴息支持范围,极大提振了群众自主发展的信心。
为加快培育养殖龙头,迅速壮大养殖规模,对养殖园区、专业村、专业组,瓜州县委、县政府采取衔接资金建圈舍、农户租赁单元养,安排50万元、20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按照农户缺啥补啥的原则,配备饲料搅拌车等机械设备,方便群众养殖。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为肉牛产业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创造了良好条件。
疏通融资渠道“堵点”让农户养牛不差钱
为更好解决农户贷款难、产业发展缺资金难题,瓜州县全面推行低利率、免担保、三年期的“旺畜宝”“富民贷”产业贷款。为有意愿养殖育肥牛的农户按照1.2万元贷款标准,提供1.2万元至36万元专项贷款,给予一年期全额贴息。为有意愿养殖基础母牛的农户按照每头 2.8万元贷款标准,提供8.4万元至84万元的肉牛养殖专项贷款,给予连续三年全额贴息,按季度将贴息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户贷款账户,采取第一年不还款,第二年还20%,第三年还清贷款的方式,有效解决群众还贷压力,调动了群众发展牛产业的积极性。
至目前,瓜州县累计发放肉牛专项贷款7677.7万元,贴息97.1万元,扶持 423户农户调引基础母牛3593头,繁育小牛犊905头,带动养殖群众户均增收 1086元。
破解技术服务“难点”帮农户念好“养牛经”
瓜州县着力健全肉牛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成立瓜州县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引入省市畜牧兽医专家与县乡畜牧技术服务人员和企业技术力量组成畜牧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开展肉牛养殖技术培训,对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免费提供疫病防疫、冻配改良、孕检访视、粪污资源化利用、饲草料加工调制等全程饲养生产技术服务指导。
瓜州县通过引进肉牛屠宰分割生产线,调引选育优质肉牛品种,新(改扩)建养殖圈舍,推广“良种、良饲、良法”等畜牧实用技术,初步形成集繁殖、育肥、屠宰和销售于一体的肉牛产业服务体系。
同时,瓜州县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和牧区示范工程项目资金,采购投放B超机、消毒机等设备39种1040台件,为农村乡镇购置配备畜牧兽医流动服务车14辆,配发疫病检测试剂、消毒液和牲畜标准化养殖技术指南,建成肉牛产业服务体系示范点4个,服务养殖农户4536户。连通产业链条“断点”使农户融入大市场 走进瓜州县双塔镇伊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棚,工人正检查牛群健康状态,成群的牛儿膘肥体壮。
“合作社是2020年建成的,现在养殖场里肉牛总存栏160余头,能繁育母牛有80多头,每天我们会对养殖场进行早晚两次消毒工作,定期为牛羊接种疫苗,目前牛、羊长势较好,品质也好。”瓜州县双塔镇伊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场负责人韩正文说。
去年以来,瓜州县按照“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的发展思路,通过市场对比、优中选优,确定当地立林生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正大集团为母畜供应企业,根据群众不同调引需求,分品种、分体重建成肉牛超市,为养殖户提供体重350公斤以上、怀胎5个月左右和体重300公斤左右、达到怀胎条件的西门塔尔、海福特等优质基础母牛,并为每头牛补贴精饲料费用350元。
瓜州县按照“养殖园区+专业村组+养殖户”的发展模式,稳步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建成肉牛养殖示范镇2个、专业村16个、示范园区8个、交易市场1处,培育5头以上养殖户545户、20头以上养殖户189户,形成养殖园区、专业村组和养殖大户带动千家万户的示范效应。
同时,瓜州县大力实施“粮改饲”工程,全面落实饲草种植补贴,培育壮大饲草收购、精深加工企业5个,带动全县饲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形成以养带种、以种促养的草畜产业循环发展格局。
消除保险托底“盲点”让农户养牛不赔钱
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唐墩村养牛大户赵红祥正忙着为刚调引来的10头西门塔尔育肥牛拾掇“新家”。
“养牛前景好,收入可观,今年我又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10万元,调引10头育肥小公牛,年底就可出栏。一头牛纯利润五六千元,我对养牛信心十足。”赵红祥说。
为保证农户零风险养殖,瓜州县采取肉牛政策保险和商业保险“A+B”双重保险模式,通过“政府补助+企业补贴+保险让利”,按照基础母牛调引价格,为农户当年新调引基础母牛定制赔付额度分别为1.7万元、2.1万元、2.4万元、2.8万元的差异化托底保险产品,政府承担政策性保费224元、龙头企业承担300元、保险公司让利100元,养殖户自由选择56元、216元、336元、516元不等标准购买保险,切实增强养殖户抵御疫病、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
瓜州县为解决养殖户卖牛难问题,政府与企业商定建立农户分户繁育收购政策,龙头企业对投放基础母牛繁育的牛犊以高于当期市场价格5个百分点收购,对未达到调引怀胎月份的基础母牛,企业负责调换,农企之间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养殖户稳定增收,激发农户自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政府“引导干”向群众“主动干”的转变。
相关新闻
- 2022-11-23武威民勤:冬季人参果上市啦!
- 2022-11-23平凉市崇信县 蔬菜产业成为强村富民新“引擎”
- 2022-11-23平凉市庄浪县:果蔬大棚暖意浓
- 2022-11-22陇南市:小雪近 农事忙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