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文家咀村:脱贫村“牛”出“杏”福路
原标题:脱贫村“牛”出“杏”福路
本报记者 王鹏鹏
初冬时节,走进崇信县锦屏镇文家咀村,映入眼帘的是大片大片的杏树园,青砖红瓦的四合院,干净平坦的水泥路,休闲广场上惬意的群众,追逐嬉戏的孩童,一张张笑脸随处可见……
这个十年前的贫困村,如今大变样儿,村民们吃穿不愁,住得舒心,村里有产业,务工有去处,致富有门路。
天麻麻亮,文银祥就起身钻进自家牛棚,为一头即将临产的母牛接生。随着母牛的一声长叫,今年的第16头小牛犊顺利产出。
“这些年养牛、种树,日子越过越好。今年家里12亩杏树大丰收,还出栏了13头牛,又添了16头小牛犊,加上政府对杏树园和养牛户的补贴,算下来收入在17万元左右,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文银祥喜不自胜。
在文家咀村,像文银祥这样通过养牛、种树脱贫致富的群众不在少数。
文家咀村共有4个社,128户486人,全村总面积2.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130亩,林地1830亩,是锦屏镇3个贫困村里率先脱贫的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几年,文家咀村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建成标准化仁用杏种植基地600亩,平凉红牛规模养殖户达66户,初步形成了养殖、林果及劳务三产并重的产业格局,努力让脱贫的成果更牢,让群众的幸福更稳。
村党支部书记文保明介绍,近三年,村上抢抓乡村振兴政策机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硬化拓宽村社道路8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改建全村低压线路、改建农村卫生厕所65间、建起980平方米文化广场、自来水入户率100%、生活垃圾清运率100%……一系列的举措不仅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更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文明素养,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孝老爱亲、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蔚然成风。
近日,驻村第一书记李宏锋在宣讲二十大精神时说:“只要全村上下齐心,坚定不移地跟党走,我们的日子会更好。”一番话说得全村老少更是对今后的生活信心满满。
村妇女主任文娟霞对李宏锋的话最有感触,15年前村里的那条泥巴路,遇到雨雪天气就变成浆糊路,即便是村里牛肥杏甜,外面的人进不来,农产品也出不去,乡亲们都不敢多种多养,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
“你看如今的文家咀,柏油路、水泥路都修到了田间地头,村里还建起了电商网站,就今年全村600亩的杏树这一项产业,为村里群众带来了120多万元的收入。”文娟霞说,都是党的好政策,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
- 2022-11-29陇南市文县:经济林管护助农增收
- 2022-11-25扭住“牛鼻子”奔向“牛”日子 ——酒泉市瓜州县推行新模式发展牛产业为群众增收蓄势赋能
- 2022-11-23武威民勤:冬季人参果上市啦!
- 2022-11-23平凉市崇信县 蔬菜产业成为强村富民新“引擎”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