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手艺之光:和政竹柳编技艺的传承发展
城关镇教场村柳编展示间内各类精美的柳编手工艺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伊星
和政县的竹柳编技艺是临夏州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柳编织品的用途十分广泛,从农业生产用具到家庭生活用品,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8月28日,记者采访了以柳编为主产业的城关镇教场村。73岁的董明已从事此业45年,“现在编竹子的少了,基本都是编柳条。”董明说。他习惯在地窖(当地人称为窨子)里编柳条,利于保湿。他几乎每天都会编制出两张柳编,可以进一步制成生活用品或农具。村子里能坚持下来这种技艺的人,如今只有4人。
62岁的曹林是村中仍在从事此技艺的四位老人之一。“我从12岁开始跟随父辈学习竹柳编,起初是编制农具和生活用品,后来开始编制手工艺品。”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曹林被临夏州及和政县评为“乡土人才”和“乡村工匠”。
柳条柔软易弯、粗细均匀、色泽高雅、通过精心的设计,可编织成各种朴实自然、造型美观、轻便耐用的应用工艺品。其产品包括:柳条箱(包)、饭篮、菜篮(圆、椭圆)、笊篱、针线笸箩、炕席、苇箔等。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产品不断创新,更多新颖、美观经过创新设计的洗衣筐、花盆套、野餐食具筐、吊篮、灯罩、狗窝、猫窝、鸟巢等多种产品,在海外市场也备受关注。
地窖成了董明的“工作室”。
董明在挑选柳条,他的双手朴素且具有沧桑感。
董明正在编织柳条。
董明介绍着柳编成品。
曹林编织的婴儿床。
曹林擦拭着“80岁”的竹柳编工艺书包。
柳编展示间内的历史物件。
相关新闻
- 2024-08-29【镜观陇原】榆中培育“乡风文明”提升兴隆峡口内涵之美
- 2024-08-29通渭:辣椒丰收采摘忙 订单助农促增收
- 2024-08-29甘谷:金秋迎丰收 玉米青贮忙
- 2024-08-08何振田:温情鼓励变动力 日子越过越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