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乡村振兴

高台:“农家肥”成春耕绿色当家宝

25-02-23 13: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田洋

  不负春光好,春耕正当时。近日,高台县黑泉镇一幅春耕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平畴沃野上拖拉机、旋耕机在轰鸣声中耕翻土地,黑黝黝的“农家肥”点缀在田地里格外抢眼,正等待与大地的融合。如今,牛粪、羊粪成了农家春耕生产的“香饽饽”,“绿色春耕”已成为农业种植新风尚。

  一大早,十坝村村民常大哥就将发酵好的农家肥运到田间地头施撒,记者了解到常大哥家有20亩耕地,养有10多头牛和羊,过去每年购买30多袋化肥,这几年有了养殖产业,每年产生8吨左右农家肥,成了地里的备耕“宠儿”。“我每年把牛粪、羊粪都搁到地里,再配合一些化肥,减少了不少成本,而且施了粪的地庄稼长势、收成都非常不错,玉米秸秆用来喂牛,牛圈也清了,一举多得。”常大哥笑着说。

  据了解,由于农家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的特点,黑泉镇充分利用镇域内牛羊产业优势资源,引导村民逐渐转变“化肥是宝、家肥是草”的陈旧观念,提倡“绿色”种养殖措施,让一度被冷落的农家肥又成了春耕时节村民种地首选的生产物资。

  “我们按照‘种草养畜,畜粪还田’的种养结合绿色循环模式,大力推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秸秆还田、绿肥作物种植、循环农业等新技术,常态化组织技术人员开展宣传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农家肥、配方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达到丰产、环保的效果。”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黑泉镇不断优化种植结构,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依托玉米制种和畜牧养殖两大优势产业,按照“秸秆变饲料、粪便变肥料”的循环发展模式,引导合作社和农户通过使用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既减少了农作物秸秆焚烧及废弃带来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又可通过过腹还田和施加农家肥培育地力肥力,实现了绿色生产与经济效益“双赢”,走出了一条“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种养结合”的农牧循环产业发展之路。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民算起了“低碳账”,把施用农家肥作为养地的主角,“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正在黑泉镇这片广袤的大地悄然兴起。至目前,该镇已有逾1万亩农田在春耕生产中吃上了“低碳营养餐”。

  通讯员 雷静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快看】甘肃新闻丨实干争先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甘快看】甘肃新闻丨实干争先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 兰州公路发展中心全力应对新一轮降雪天气 兰州公路发展中心全力应对新一轮降雪天气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石培文委员: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石培文委员:以高质量履职服务高质量发展
  • 甘肃央地合作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突破4000亿元 甘肃央地合作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突破4000亿元
  • 临泽:执绿为笔 奋力书写绿水青山生态答卷 临泽:执绿为笔 奋力书写绿水青山生态答卷
  • 陇拍客|华亭莲花台:雪落成诗迎春归 陇拍客|华亭莲花台:雪落成诗迎春归
  • 图解|胡昌升在甘南陇南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甘南陇南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 图解|胡昌升在甘南陇南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甘南陇南调研时强调了这些!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2025年春运收官 兰州铁路局发送旅客首
2   全国首部奇幻探秘AI微短剧 《马家窑谜
3   注意,开学季兰州这些路段易拥堵
4   开学大礼包:这份“防骗手册”帮你避开
5   抓好党的创新理论转化落实
6   “穿越古今·畅聊反诈”兰州公安这场宣
7   甘肃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培训班在兰举办
8   立体攻坚破梗阻 多维赋能促发展 兰州
9   兰州市中小学将迎“开学季” 市教育局
10   甘肃省“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一
11   夯实农业增效根基 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12   【积石成山 致敬榜样】 “尽己所能,为
13   清水 农资储备“粮草”足 全力护航备春
14   兰州新区 加快推进教育强区建设
15   【强工业 提质效】 “制造”变“智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