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美丽乡村

西和:小洋芋打造致富“大产业”

25-03-09 15:03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旺,农民富”。近年来,西和县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大力推进马铃薯种植规模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马铃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马铃薯是农民实现“短平快”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为了将“小洋芋”打造成“大产业”,让马铃薯成为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坚持“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结合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带动作用,逐步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抓手,全面推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有力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西和县高度重视马铃薯优良种薯繁育,坚持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种收、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强化良种繁育,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努力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同时围绕“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增收”这一目标,通过资金补助、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等措施,为确保马铃薯丰产丰收,技术人员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助力增产增收。引导农民不断提高马铃薯储存数量和质量,做好反季节销售文章,从而有效增加马铃薯的附加值,

  做好“薯文章”,做活“薯经济”,做大“薯品牌”。如今,西和县深入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保障粮食安全,持续发展优势产业,逐步形成了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特色更加鲜明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格局,马铃薯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大助力。

  据统计,目前西和县优质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22万亩以上,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增加到10万亩,一级脱毒种薯繁育面积增加到了2万亩。在马铃薯繁育优势区域的何坝镇、苏合镇、姜席镇、洛峪镇共建设4000亩脱毒种薯,其中繁育原种1000亩,繁育一级种3000亩。预计将生产原种150万公斤,一级种525万公斤。

  通讯员 巩凡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以“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以“枫桥经验”赋能基层治理
  •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
  • 【两会声音】 吴万华代表:持续深化改革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两会声音】 吴万华代表:持续深化改革 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 聚焦2025全国两会·长图|聆听“她”声音 奋斗之姿不负巾帼风华 聚焦2025全国两会·长图|聆听“她”声音 奋斗之姿不负巾帼风华
  •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民生为上 治水为要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民生为上 治水为要
  •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优化交通营商环境 支持制造业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优化交通营商环境 支持制造业发展”专题调研座谈会
  • 图解|甘肃代表团举行专题学习会议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图解|甘肃代表团举行专题学习会议 胡昌升强调了这些!
  •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赓续文脉 向新而行 聚焦2025全国两会|甘肃:赓续文脉 向新而行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快看】接住“泼天流量”的三种姿势
2   临夏:铁路职工勇救落水小学生
3   【甘快看】全国人大代表杨振林的“跨界
4   【甘快看·两会聚焦】逐绿而行 向绿而兴
5   临夏:从城市返乡的“领头雁”
6   临夏:“巾帼驿站”暖心又贴心
7   临夏:在泥泞中开出绚丽的农业之花
8   临夏:充分发挥“她力量” 解锁纠纷“
9   临夏:春风展信 芳华如歌
10   玫瑰香四溢 巾帼绽芳华 ——临夏百益亿
11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举行“非遗技艺迎开学
12   临夏州体育局举办庆“三八”插花艺术体
13   临夏州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暨“素质能
14   烈火淬初心 赤诚护家园 ——记“中国好
15   临夏州服务业企业倍增工作推进会召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