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三农讲堂

灵台:老把式的数字“新农经”

25-03-20 17: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余守萱

  仲春时节,记者走进灵台县中台镇杨村村的蔬菜大棚,绿意盎然的藤蔓间缀满水灵灵的果实,农户们动动手指便可灌水施肥,传感器屏幕实时跳动着温度、湿度数据……这里正上演着一场“蔬菜革命”。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融合,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质生产力”的勃勃生机。 

  “过去种菜靠经验,现在靠‘数据管家’!”种植户于堂娃轻点按钮,棚顶自动打开通风口。他身后,青翠欲滴的螺丝椒挂满枝头,“这是‘华美105’,今年种植的新品种,维生素含量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大棚一侧,十来根暖气柱昂然地伫立,深埋地下八十公分的网管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使得暖风能够均匀分布到棚内的每一个角落,确保每一株菜苗都能享受到适宜的温度,缩短生长周期。 

  “使用太阳能供热系统,相当于给大棚也铺上了地暖,最近气温能提高四度左右,尽量靠近植物生长的最佳温度,不止发芽率高了一截,辣椒比之前长的也好,最重要的是比较土锅炉,成本能降八成!”于堂娃指着眼前的太阳能供热系统眉开眼笑。 

  据于堂娃介绍,他的大棚里“科技范儿”十足,他掀开土壤表层的秸秆覆盖物,露出埋藏的滴灌管道:“这套水肥一体化系统能精准到每株作物,节水60%,肥料利用率提高40%。”大棚顶部悬挂的补光灯可根据天气智能调节,墙角的害虫声光诱捕器替代了传统农药,电动卷膜等智能控制系统实现量质齐升……

于堂娃检查太阳能供热设备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新品种辣椒亩产提高2.3吨,智能控温让蔬菜提前15天上市,错峰销售每斤多赚2元,去年他家22个大棚总产值突破18万元! 

  县蔬菜办副主任张晓峰说:“当物联网、生物技术、数字管理形成协同效应,就催生出几何级增长的新质生产力。现在全县设施农业机械化率80%,较五年前翻了一番。”

  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劳力密集到智慧种植,这方大棚里的变革缩影,折射着农业现代化的铿锵步伐。当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土地,带来的不仅是产量与效益的跃升,更开辟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维度。正如棚内电子屏上闪烁的那行标语:“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这片充满智慧的沃野,正孕育着无限可能。

  通讯员 孙筱娜 朱强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庄浪 :“数”说新发展“智”水为民生 庄浪 :“数”说新发展“智”水为民生
  • 玉门:“三抓三促”行动为笔 项目建设热潮涌 玉门:“三抓三促”行动为笔 项目建设热潮涌
  •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 首趟航班破晓出发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 首趟航班破晓出发
  • 临泽:蓝莓开启甜蜜采摘季 临泽:蓝莓开启甜蜜采摘季
  •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了这些!
  •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了这些! 图解|胡昌升在省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了这些!
  • 图解|“甘”劲十足 “青”劲全力 甘肃青年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图解|“甘”劲十足 “青”劲全力 甘肃青年热议全国两会精神
  • 陇拍客|张掖:科普伴“童”行 点燃科技梦 陇拍客|张掖:科普伴“童”行 点燃科技梦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折柳寄清明·念旧意难平丨外婆,永绽光
2   兰州铁路局干部职工学习两会精神话发展
3   兰州市启动2025年集体协商“要约季”活
4   陇拍客丨临泽流沙河:白鹭嬉春 生态画
5   崇信:大棚春来早 人勤地生金
6   庄浪 :“数”说新发展“智”水为民生
7   静宁:奏响顶凌覆膜“春耕曲”绘就丰收
8   玉门:复工复产忙 冲刺“开门红”
9   玉门:“三抓三促”行动为笔 项目建设
10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启用 首
11   静宁:和美乡村建设结硕果 乡村振兴正
12   泾川:羊肚菌抢“鲜”上市 绘出春日好
13   崇信:废旧地膜“以旧换新”助力农业绿
14   文县:“一喷三防”护航夏粮丰收
15   金塔:大地涌动“绿”色春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