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龙川河畔春种忙 绘出一年好“丰”景

阳春三月,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漳县新寺镇龙川河畔的田野间涌动着盎然生机,耕地覆膜、点子填肥、蔬菜栽种、育苗培种等工作已然开始,一幅人勤业兴、生机勃勃的春种图跃然眼前。
新寺镇大柳树村的村民王建军站在自家田边,看着已经整好的土地,满脸笑意。“我这片地里去年种的玉米,玉米棒棒也比别家的大,收成不错,今年继续种玉米!”他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摆弄农具,就盼着播种的时候赶紧来。
“趁天气晴好,现在把土地收拾好,清明一过就点玉米,墒情好着里,我们这一片地是灌溉地,不缺水。”漳县新寺镇大柳树村村民王建军说。
不远处,大柳树村村民杨芳菊和丈夫也在自家门前忙碌,刚从大棚里拔出来的萝卜还没有清洗完,订单已经发到了手机上。“这些萝卜已经下单了,我们洗上三四遍就装车给人家送过去。”杨菊英说。三月一到,他们两口子有时忙的饭也来不及吃,除了拔萝卜,还要移栽辣椒苗子,这两天刚刚移栽完。走进她家的辣椒棚,刚刚浇过水的辣椒苗整齐排列,长势旺盛,泛着熠熠光泽,焕发出勃勃生机。杨芳菊两口子凭借着勤劳的双手,以科学轮作拓宽了致富路,“种”出了幸福果实。
“我们有3个大棚,每年3月就开始栽辣椒,再种架豆、萝卜,一年四季不得闲。”漳县新寺镇大柳树村村民杨芳菊说。
新寺镇桥头村的蔬菜大棚,地处龙川河畔旁,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交通便利、自然条件良好,是发展日光温室的最佳地域。马菊英根据市场需求,啥价钱好就种啥,大棚就是她家里稳定的收入来源。
“我棚里的黄瓜从腊月开始摘了,一直能卖到5月,黄瓜卖完了就开始点架豆,架豆这二年价钱也不错。”漳县新寺镇桥头村村民马菊英说。
桥头村陈尚忠的大棚更是不一样,120多米长的大棚,一半种着五颜六色的花,一半种着各种蔬菜,光蔬菜好几种,已经挂果的架豆、各类培育的菜苗,一畦一畦整齐排列。他在这大棚里精心规划,啥时候种啥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桥头村的高岷是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土专家”。最近,他又有一项引人注目的农业尝试——反季节当归育苗。当归作为当地的传统中药材,一直有着稳定的市场需求,但常规种植受季节限制,产量波动较大。于是,他将自己的一个蔬菜棚改成当归育苗基地,经过反复试种,反季节当归育苗已经初见成效,嫩绿的当归苗在大棚里整齐排列,静等移栽。
“这个反季节当归的育苗是去年12月下的种子,预计今年4月就能移栽了,这个苗龄按120天算。反季节育苗的优点就是整个缩短了苗子的生育周期,使得这个苗子移栽到露天环境以后不抽苔。”漳县新寺镇桥头村村民高岷说。
春日的乡村,每一片土地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每一位村民都在为美好生活努力耕耘。龙川河畔的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画卷。
通讯员 李志斌 胡婷婷
相关新闻
- 2025-04-02漳县:蔬菜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 2025-03-31敦煌:沃野田畴春潮涌 抢抓农时耕种忙
- 2025-03-31华亭:“甜蜜产业”带来甜蜜生活
- 2025-03-31金塔:健康生态农业跑出“加速度”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