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 以专家视野通俗写作
张国刚: 以专家视野通俗写作
□本报记者 郝天韵
为了寻找未来的答案,人们往往把目光投向历史。此次,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国刚就把目光投向了勾连着古代中国与世界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内涵广阔,源远流长,更因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此次,张国刚以17万字篇幅的《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在勾勒纷繁而有趣的历史人物、事件、器物和艺术生活的同时,深入剖析文明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求学与从业经历,奠定了张国刚撰写《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的渊源。“我读研究生时候的专业是唐朝历史,先师杨志玖先生是海内外著名的马可波罗研究专家,加上我曾在欧洲工作过比较长的时间,那是中国丝绸之路从古希腊时代就流往的方向……所有这些因缘,使我在大学开设了课程‘中西文化关系史’,如果从在德国大学教这门课算起,已有将近30年时间了。”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张国刚表示。
张国刚的《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从专家视野通俗写作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丝绸之路的轻松阅读文本。然而写作丝绸之路并非易事,谈及本书的撰写角度与框架安排,张国刚表示:“写作前,我就大体设计了一个框架,同时给自己立了一个规矩,除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之外,不熟悉的领域,要在阅读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张国刚说,有些新观点由于没有沉淀,不一定要写进通俗作品中,但是,新材料的发现则尽可能地写进去。比如,唐德宗时期杨良瑶的出使大食,是郑和之前有明确记载的一次官方对于阿拉伯世界的海路交通,填补了空白,“为了写好这一篇,我专门向发现该墓志的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县志处处长张世民讨要资料”。
作为历史书籍,全书的设计以时代先后为大框架,每个时代则选取若干在中西关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人物或故事,进行讨论。张国刚表示,他写作时力图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同时,也要保障足够的信息含量,因此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是信息量足够大,“我们不需要告诉读者,每个时期丝路商人们是如何走的,但是我们力图告诉读者,丝路上那些能够反映不同时期东西方之间物质与精神文明交流互鉴的基本事实与有趣的故事。”
从初稿完成到正式出版,《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就是调整内容、完善结构,还有就是选取合适的图片等。比如,书名《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就斟酌了很长时间。张国刚告诉记者,“胡天”配“汉月”,主要体现的是西域风情,“西洋”则暗含明清以来中欧之间的海上交通。二者包括了“一带一路”的范围。至于用“丝路沧桑”,乃是因为抚今追昔,历史上的中西文明交流与互鉴,会引起一股历史的苍茫之感。
将自己的思想浸润在本书每个章节之中,是张国刚在构思全书时重点考虑的。他认为,既然本书的写作诉求是提供“一带一路”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就不能不有现实观照。比如,总括丝绸之路历史时,张国刚写道:“审视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学,我们发现,建立政治上的互信,军事上要有自我保护能力,贸易商要有拳头产品,这些历史的经验,对于当前‘一带一路’的建设,仍然不无启发意义。”又如序言的末尾所言,“在物质与精神文明流淌的背后,人类命运共同体,也由此而编织在一起”。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在东方文化与异域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激发并形成了更加灿烂的多元文明。张国刚的《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极大程度上拓展了读者的历史视野,做出跨越时间和地域的思考,帮助读者理解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与西方文明碰撞和交流的历史过程,了解中国文化对于西方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相关新闻
- 2020-01-15李修文: 贴切是创作时唯一雄心
- 2020-01-15蒋韵: 写作本身就是对抗遗忘
- 2020-01-15刘海栖: 对青葱岁月的趣味书写
- 2020-01-15《中国历代瓷器鉴定》新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