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类:洞察民族精神的镜子
文学艺术类:洞察民族精神的镜子
□本报记者 李婧璇
洞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气质的形成,在于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从某种程度而言,文学也是一面镜子。文学的使命和力量,在文字中得以传承并滋养壮大。
综观2019年度好书文学类榜单中的两部长篇《云中记》与《应物兄》,单从创作时间便可一窥作家们的用情用功用心。《云中记》,这部阿来酝酿长达10年之久的新作,以“5·12”汶川地震为蓝本,是一部记录灾难、书写崇高的乐章,称得上“饱蘸深情、庄严隆重”。文字之间流淌着作者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让读者体会到文学创作的力量。
李洱耗时13年创作的《应物兄》,既是应物而生,也是应运而生,收获了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作品中,李洱仍以自己所熟悉的知识分子为创作主角,生动刻画了中国知识界的“生存现实”,被认为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
文学的真实需要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叙述现场,而好的小说家能够带领读者走向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叙述现场。蒋韵的长篇小说《你好,安娜》,其间所呈现的自行车、军挎包、绿皮火车等,真实描绘了“50后”“60后”一代人的形象图谱,讲述了关于爱情、承诺及自我救赎的故事。
同时,很多写作者都在力图拓展写作的边界。李修文在新作《致江东父老》中,重建当代散文写作应该有的广度、密度、深度与温度。他将传奇、戏曲、戏剧、电影、音乐、小说等技法杂糅,有力拓展了散文的写作边界,写下所见、所感、所思与所爱,也写下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情义与悲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莫砺锋自称一名合格的“唐诗讲解员”,他将自己多年来对于唐诗的研习收录进《莫砺锋讲唐诗课》,称其是“唐诗的一份新的‘导游词’”。通过这样一份深具学术价值的诗歌普及读物,读者亦能从对中国传统诗歌的阅读欣赏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滋养,从中体悟到诗歌中的一种生命和一种生生不已的感发力量。这种力量,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
相关新闻
- 2020-01-15少儿类:倾听孩子真实之声
- 2020-01-15社科类:展现文明的大河与细流
- 2020-01-14英雄情结从哪里来——读《两个人的五星红旗》
- 2020-01-14传统批评姿态的回归——读《沈伯俊评点〈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