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耆宿 文章医生——怀念黄鸿森先生
百科耆宿 文章医生——怀念黄鸿森先生
黄鸿森先生(后排左二)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专家评委,参加由本报举办的全国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活动。
2020庚子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疫情牵动人心。在从居家办公到逐步复工到岗之际,猛然听闻百科耆宿黄鸿森先生于2月20日百岁仙逝,层层悲痛隐隐袭来,往事历历,犹在眼前。
黄先生可以说是我编辑生涯的引路人之一。20多年前,出于对文字工作的崇敬和喜爱,我从校门一脚迈进了出版社大门。经过6个月的校对培训后,成为当时负责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全书编辑部的一名助理编辑。百科全书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其作者都是各学科领域的鸿儒硕学,编辑中也卧虎藏龙,比如当时时常能请教的周志成、黄鸿森、金常政、左步青、戴中器、孙关龙等诸位前辈,都是辞书编纂的权威。他们既有丰富的百科全书编纂实践经验,又总结梳理了百科全书的编纂理论体系,是年轻编辑们的偶像和导师。
黄先生是于建社次年加入百科社的元老之一,他66岁离休,之后又应邀返聘15年。先生先后参与了国家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的编纂工作,他的后半生几乎都献给了百科全书编纂事业。我有幸向先生学习,正是在先生返聘期间。记得当时先生每周都会到编辑部,交接稿件,交流审稿意见,培训年轻编辑。百科全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而百科前辈们不吝传帮带,使得百科社学术氛围浓厚,与大学几无差别。先生于学无所不窥,勤学睿智,学问深厚,涉猎广博,不迷信权威,大到国家标准、辞书体例,小到字词用法、标点规范,时常给我们指点迷津。百科全书是知识的衡器、工具书之王,百科的前辈编辑一面与各学科顶级专家学者打交道,一面从无到有编纂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套百科全书,对编辑标准有着十足的自信和底气。黄先生多次结合稿件向我们讲解当时数字、文字标准与规范待完善之处,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一方面引经据典、著文论述,出版《百科全书编纂求索》《回顾和前瞻——百科全书编纂思考》等著作;另一方面在百科全书中自洽统一,形成百科标准。正因为有百科全书文理融合复杂文本环境中的实践,黄先生等百科专家后期也参与了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一些百科标准最终成为国家标准。先生也因在百科全书实践与理论建设中的贡献,于2008年荣获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平时午休的时候,先生会跟我们聊聊过去的故事。比如自学俄文,参加翻译《苏联百科辞典》,在那个时期,经常查阅《苏联大百科全书》,感觉自己从坐井观天一下到了井口,看到了浩瀚的知识海洋。在对百科全书的敬仰中不知不觉受到百科全书的熏陶,对其体例、结构、语言有了很深的了解。1979年,个人政策还没有落实,当时还在北京郊区门头沟推车务工,因经常到北京图书馆查阅资料,偶遇了已在百科社的金常政先生,经推荐由时任百科社副总编辑阎明复面谈后加入百科。入社后,参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开山之卷”《天文学卷》,成书155万字,先生整整看了两遍多。出版后北京大学一位著名的数理逻辑教授看了100页竟然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挑出一个错误……在回忆、故事和感悟中,传递给我们的,是时代的风云、个人的勤勉、百科的厚重,以及职业荣誉感。在我们的心中,不知不觉滋养了百科的情怀和出版人的自豪。
除了编纂百科全书,记者出身的黄先生十分重视文字功底,视出版物质量为生命,被称为“文章医生”。几十年间,除了大量的审稿实践工作,先生笔耕不辍,在报刊开辟文章纠错专栏,并结集为《报海拾误录》《报刊纠错例说》《文章病案》等图书。每一篇文章,都指出原文有什么语病、病因是什么、应该怎么修改,有理有据有方法,让人心悦诚服。当然,先生对自己的文字质量要求也很严苛。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先生端着茶杯,站在办公桌前,微笑着,温和而又坚定地说:“无论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重视自己的声誉。比如说看稿子,要么不接,如果接了,不管时间多紧,审稿费多少,或者有没有审稿费,就一定要认真负责,一字不漏。因为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就一句话:这是经过黄鸿森手的稿子。”“这是经过黄鸿森手的稿子”,这11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当时感染了我,一直激励着我,也成为我现在分享给年轻同事的基本心得。
越是博学的人,往往越是谦逊。先生一专多能,却自谦是“科盲”,对于跨文理的稿子,常常先自学相关学科教材,了解其框架体系,然后结合深厚的编辑功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问题,往往令学科专家心服口服。先生常教导我们,对于作者的稿子,既要引经据典指出问题,又要温和委婉,不能伤害作者的情感。先生不仅尊重专家学者,待后辈晚生也是亲和有加,最常说的口头禅是:“好不好?”每提出一个建议,指出一个问题,最后总会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所以这样改,好不好?”“我们这么做,好不好?”谦谦君子之风,让人如沐春风。2013年,著述颇丰的先生出版了新书《当代辞书过眼录》,感谢先生的惦念,第一时间收到了赠书。扉页上“女史”“惠正”等字样令小辈汗颜;红泥印章上以稿纸裁剪的吸油纸片让人感慨先生的细心;而“时年九十有三”几个字,又使人不禁莞尔,透过纸背,又感受到了先生的宽广、幽默与自得。
最后一次拜见先生是201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开始编纂,与第一版、第二版不同,新版除了纸质版之外,要出网络版。我们登门请教,先生除行动略缓之外,面色红润,声音洪亮,思维敏捷。先生指出,在数字时代,先出网络版是优选,网络版与纸质版不同,编辑思络和流程都需要创新。对于网络版,大家还都是外行,要多做调查研究,比如《不列颠百科全书》等是怎样转型的。对于第三版的指导工作,先生笑语,平日里,虽然每天坚持读书看报,不时写写文章,但百科事业,兹事体大,要多让年轻人承担,自己年岁已高,就算有心,家里的孩子们也不让出门了,他得听孩子们的。再次聆听先生教诲,笑谈世事,荣幸而欢喜。
忆及往事点滴,遗憾当时笔头没有勤快一些。先生的很多指点,只记得有收获,但具体先生说了什么,却是想不起来了。不过,先生及众多百科前辈的教诲,怕是已经融入血液中了。由于百科社高校般清新的氛围和严谨的编辑作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在同学朋友中的印象是“永远的青春期”,而在有的未见面只见稿的作者眼中,却是“不苟言笑的老太太”。我想,这是以黄先生为代表的百科前辈传承给后辈的,而我们,也将始终以前辈为榜样,思齐自省,上下求索。
黄鸿森先生,我们怀念您!
(作者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
相关新闻
- 2020-03-19走出史书的王阳明
- 2020-03-19滞留兰州的湖北人:养成读书习惯 静待"解封"回家
- 2020-03-19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飞天路》出版发行
- 2020-03-19《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问答》在京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