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石比德 当下我们如何赏石
璞石无光,岁月有情
以石比德,当下我们如何赏石
中国历来有赏石爱石的传统,古典园林建筑有“立石”,书斋清供则有“供石”,赏石是文人雅士经久不衰的一种风尚,寄寓了国人特有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早在宋代,苏轼、黄庭坚和米芾等文人就以爱石闻名,“米芾拜石”的故事为后人争相传颂。国人拜石,皆因以石比德,石德即仁德,沉静淡泊,不哗众取宠,坚硬顽强,宁碎不弯,胸怀锦绣,不言自重,可以说,石头所具有的优秀品格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编者
石建邦
我曾结交的两位藏石家,姜雷先生是传统赏石的一个代表,凝聚了数十年两代人的心血积累。他的藏石,品种多样,面貌各异,然均由前人旧家递藏而来,可谓流传有绪。丁文父先生原是中国古典赏石研究的先行者,但近年来,他站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大胆提出赏石也要“向前看”的观点,向传统开刀。两位收藏家收藏观异中有同,继承中有生发,对于我们如何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或有借鉴。
底座里的上古遗风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这首传诵千古的名诗写于山东,也许可以看作人类赏石爱石崇拜石头的最好注释。青岛拨云轩主人姜玉君、姜雷两代人精心蒐集古典赏石珍藏,可以说,即为对传统的映照。
姜玉君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吴冠中为数不多的早年学生。说到古典赏石的收藏,姜先生说这其实和他当年在美院的学习生活,和老先生们的交往,耳濡目染,关系很大。上世纪80年代末,公派去美国学习考察,住在纽约很长一段时间。业余时间,他跑遍各大美术馆、博物馆,如饥似渴地学习欣赏古今中外如烟似海的艺术品。这份海外阅历,促使姜先生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中国旧有的东西。
姜先生收藏古典赏石,他牢牢把握两个准则,首先,东西必须要完美无缺,不能是残次品;其次,石头之外,必须要有原配的老座子。这两条缺一不可。姜先生只收藏老石头,这里所谓的老和旧,是指它很早就被前人把玩、欣赏和收藏过,而不是刚刚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原生石,新旧的分别就在这里。所以,座子的新旧倒成为判别石头老不老的主要手段。我很佩服姜先生这两条收藏标准。眼光好,懂得克制,大凡优秀成功的收藏家,两者缺一不可。
拨云轩赏石的一个特点是石头的品种多,除常见的太湖、灵璧、英石等大宗外,还有崂山石、青州石以及一些不知名的石种,有待于专家的进一步确定考证。另一大特点是赏石的座子花式很丰富,粗分就有苏作、粤作、京作和鲁作四大类。苏作精细整饬,粤作花哨玲珑。京作也即宫廷作,则显得高贵华美。我在姜府寓目的那些鲁作底座,拙朴大气,浑然高古,让我大开眼界,江南地区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风尚。这里不妨多说几句。
初看这样的鲁作风格,我们开始误以为是当初那些山东工匠的手艺粗糙,甚至有“偷工减料”之嫌,和苏作、粤作之精工细巧没法比。但审视摩挲良久,我似若有所悟。看到这些鲁作座子大多模仿明式家具风格中的供桌样式,简洁明快。我不禁想到,山东泰山乃中国最尊崇之山,它又名岱宗。陈从周说,“岱者代也,东方万物之始交代之处,为群岳之长。”历代帝王登临泰山封禅祭祀,“表面上是祭天,实际上是告民”,它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繁荣的象征。再联想到山东特有的泰山石敢当,以及蓬莱仙境等等崇拜,我突然领悟到,这些鲁座山子,其实不是用来做艺术欣赏的,或者说审美是其次的,最主要的它承载着一种供奉的功用,是一种敬畏天地的崇拜之物。正是存在着这样一种类似宗教意味的石头崇拜,所以这些石头首先不是艺术品,主要初衷不是被人用来把玩欣赏的,是放在供桌上让人尊敬礼拜的,因此它的座子也就用不着四面修饰。大朴不雕,也许这正是这些鲁作座子高妙的地方。
齐鲁大地,从来就是礼仪之邦,孔孟之道流芳百世,儒教深入人心。即便是这些古人留下的石头和座子,也让我们抚触到浓浓的上古遗风,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好课题。
赏石也在不断尝新
丁文父先生在中国赏石圈很有名,曾在古典赏石研究方面作出过许多开创性的贡献。比如他的几部著作,《御园赏石》(2000年)和《中国古代赏石》(2002年)还有稍后的《石盆雅趣》(2010年)等专著,直到现在,仍是洛阳纸贵,风靡石界。
丁先生是北京大学考古系高材生,他一直就是位好学敏求的学者型收藏家,对许多门类的古器物均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研究。但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丁先生并不因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这些年来,他站在全球文化的视野高度,重新思考中国赏石文化中一些至为关键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一千多年以来,我们的赏石传统和审美习惯,特别尊崇石头外形的“纯然天成”,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对石头形态作人为的修整,也往往要依据“天然”为第一法则,刻意地去除人为的痕迹,竭力要做得“宛若天成”,天衣无缝。
这固然无关对错,但为什么不可以改变一下?“为什么‘人为’不可以向着‘非自然’的方向努力?为什么‘人为’不可以‘以变其美’?为什么‘人为’不能改变自然造化?造物固然可以为师,但千百年来为什么我们总是要‘师法自然’或者至今仍止步于‘师法自然’呢?”
多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一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赏石要“向前看”,路在何方?尤其当丁先生在西方生活了许多年,对西方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了相当认识,特别对罗丹、亨利·摩尔和赫普沃斯等雕塑大师的创作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他开始进一步诘问自己:“小说可以换个写法,音乐可以换个谱法,戏剧可以换个编法,绘画可以换个画法。为什么赏石不可以换个‘作’法?”
事实胜于雄辩,只有作品能证明一切。落实到具体的创作方法上,丁先生大刀阔斧,直截了当,采用简洁的“一刀”,将赏石切开,呈现出一个全新的线面关系和空间结构,将顽石从自然之物蜕变升华为艺术之物,从而赋予更多的精神内蕴。这一刀,意味深长。
《千年之石,只欠一刀》系列直接使用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中国赏石,每个大小从十几厘米到六七十厘米不等,姿态纷呈。计有太湖石三块、灵璧石十五块,灵璧石中还有一块比较少见的黄灵璧。突破千年审美桎梏,将这些赏石大胆“开刀”后,既让它们各自形成无法预料的块面和空间关系,又让作品本身宣告现代和传统的决裂,充满现代精神光华。
一刀制胜,其实真正做起来是不是有很多难度呢?我曾问丁先生。
丁老说,确实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产生,开始时怎么切,什么角度,切开会是什么样子,都是问题。而且,石头又这么重,虽然有工人帮助制作,但全程都要自己拿主意,做决定,做选择。在具体切割制作的过程中,切坏了很多,一次次失败,可以说大半以上是废品。后来渐渐有了些经验,也常常有一些惊喜发生。比如那块最大的黄灵璧,开始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一刀下去,切开来,发现里面竟有那么复杂曲折的结构和块面关系。
如果从更大的层面来看,丁文父的这些作品,令人联想起现代艺术史上杜尚的作品“小便池”,联想起意大利画家封塔纳在画布上的锋利“一刀”,在当代文化艺术界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丁老由学者向艺术家的大胆“转身”,魄力之外更多的是基于他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中西方文化异同的深刻认识,还有他那大胆创新的精神,这一点尤其让人钦佩。
相关新闻
- 2020-04-09不要在深夜里痛哭
- 2020-04-08屋檐下的风景
- 2020-04-08【人民战“疫”文艺作品】疫后清明
- 2020-04-08我心中的“如意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