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如嚼豆
过去,老家人把读书叫“吃字”,给人的感觉,文字就像一粒粒豆,硬而晶莹。至于味道,自然各豆有各味,字字味不同。
书卷文章,由一粒粒字堆砌而成。书味,亦如豆味,是豆里那圆润、幽香的胚乳味儿。
古人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那些经书,触处皆人生哲理,纯干货,实在如粮食;那些史书搜罗万方,千奇百怪,是难得的地方美味;而诸子百家的思想,恣肆汪洋,恰如美酒。
老祖宗所说,读书之味归根结底皆来自于五谷,五谷有豆。
有人说,不读《诗经》,不知万物有灵、美人如诗。真的,《诗经》如锦,咏之诵之,触摸它作为织物的内在纹理,古人的心力和精神景象,会从其中一点点凸显。那遥远的文明啊:内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无限辽阔的一角,有无限丰美的情思。
《道德经》,却是无底深渊,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解读。五千字,分明都是常见的现象,仿佛无须记,仿佛那道理也无须讲。它却囊括了世间最朴素的辩证法,适用于五湖四海。马云说,当读到《道德经》时心中惊呆了——这哪里是我读老子,分明是老子读懂了我,并且读到了心里。
而我们读老子,当须逐句玩味,也得反复涵咏,如嚼豆一样。唯如此,才可能将那宇宙间的循环之理,参悟一二。那一千种豆香,才会自口腔,至胸臆,袅然上升,在脑海深处电光火石般交汇。那一刹那是不期而得的惊喜。
“读书最乐,若读史书则喜少怒多。究之怒处亦乐处也。”读书是一件高兴的事情,阅读史书,则高兴的时候少,发怒的时候多。但,愤怒之处,也正是别一种读书之乐。其实,不只由阅读而起的愤怒,阅读带来的岂止一种愤怒?痛、爱、忧、悲、羞赧;急、恐、嗔、叹、悲怜……让人震颤,让人温暖,斑斓处,让人不知如何应返。
正如各色豆,各色香,各色感受。
司马迁的《史记》,惜墨如金,却也叙述从容,如青史一粒红豆,光亮熠熠,豆质致密而芬芳。他不虚美,也不隐恶,“成者为王”的汉高祖有流氓气,“败者为贼”的项羽也不失英雄相。为文沉雄,又飘逸,起灭转接间,暗伏不可测的一缕“奇气”,溢香两千年。
诸子百家,也好。那个遥远年代的中国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美女就是美女,遇到国家遭受欺凌,会毫不犹豫拿起武器去战斗、去死。那种对生命丰沛润泽的领会,那种简单而蓬勃的生命观,如葳蕤豆苗,打开我们灵魂的暗区,让它更辽阔更明亮。
同一本书,给不同的人读,给不同情境下的人读,读出的味道不同。
宋朝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这些,皆为精神领域的滋补。今人说来,书有面包味,有蜜糖味;是阶梯的步步引领,也是医愚、续命的药丸;是一种调剂,调整忙乱的脚步和节奏;是一种滋补和充电,让疲惫的身心,拥有续航的能力。
我却喜欢那些散淡小书,不似肉浑浊,却如豆芬芳。轻描淡写中,流露着通透的智慧。古今大事件、人间大悲欢,几乎不见;行文间,只是生活转角的细节,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或悟到的哲理……读之,不端着,不紧绷,如与友落座草屋篱边,清风饮酒,开怀畅谈。
袁枚的《随园食单》,王世襄的《锦灰堆》之类,便如此。才子书,生活禅,性情、写意、玩乐的雅兴、琐碎的情趣。读书有兴味,书中岁月长。现实和诗意,轻灵过渡,让人忘却岁月惘然。
嗜读之人,各有各的欢喜。苏舜钦夜读《汉书》,每到妙处,就情不自禁地抚案一叹,然后,慷慨浮一大白。像孔乙己拿茴香豆下酒一样,他以书为下酒物。
字如豆,粒粒香。(崔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