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识时间开始
从认识时间开始

“一小时60分,一分钟60秒,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但不能让想当然欺骗了你。实际上,一分钟既有可能是59秒,也有可能是61秒,这就是闰秒,如北京时间2017年1月1日的7:59分就是61秒。”
——摘自《时间的真相》
古希腊哲学家奥古斯丁有这样一段名言:“时间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很清楚;有人问我,我便茫然不知了。”哲人的话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时间这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确有深入探究的必要。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李孝辉所著《时间的真相(青少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一书,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介绍与时间相关的重要科学知识,进而展现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是一本既能深入科学殿堂,又能够激发读者科学兴趣的科普图书,值得读者加以关注。
《时间的真相》是一本基于生活的科普图书。作者虽然是专业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但他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比如,月亮圆缺本来是一个人们习焉不察的现象,一般读者往往不会深究其中的科学道理,但在书中“历法篇”里,作者利用民间俗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是真的吗?通过这个问题,进而引出了月亮围绕地球公转速度不恒定的科学现象,同时介绍了中国农历关于“朔”“望”的基本知识。这些涉及时间的专业科学知识介绍,基于生活场景,使读者容易形成深刻印象,理解起来非常顺畅。
《时间的真相》也是一本讲究表达的科普图书。人们都知道,科普图书主要功能在于普及科学知识、传达科学理念。然而科学知识和理念往往或深奥或枯燥,或既深奥又枯燥。因此,如何表达考验着作者的智慧。在增强表达效果上,《时间的真相》可谓下足了功夫。
《时间的真相》还是一本能够激发读者自豪感的科普图书。好的科普图书不仅要介绍最新科学知识、传播先进科学理念,还要培养现代公民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在《时间的真相》中,我们可以时刻感受到,作者科学叙述的字里行间蕴含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在时间计量手段上,作者用了大量笔墨介绍中国古人的深邃智慧,如二十四节气、天干地支、十二时辰和五更等,让读者知道中华文明与中华智慧的伟大成就。关于现代计时,作者倾注巨大热情和浓烈自豪感介绍了北京时间的领先地位。通过这些富有温度的文字,读者获得的不仅有科学知识和理念,更有对伟大国家发自肺腑的热爱之情。
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时间奥秘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这种永不停步的探索,从根本上说,源于人类对科学的深切需要。今天的读者,生逢伟大的时代,更应该培育科学素养,厚植科学精神。《时间的真相》为我们打开了探索科学的一扇窗户。我们要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认识时间的奥秘,插上科学的翅膀,遨游于未来的广阔世界。
相关新闻
- 2020-05-11德谟斯提尼演说集II
- 2020-04-08《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探寻先哲足迹
- 2020-04-08《求变者:回首与重访》:另眼观察中国近代史
- 2020-03-23宽容、狭隘与帝国兴亡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