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纽:3000年的中国》:探究历史的如其所是
《枢纽:3000年的中国》:探究历史的如其所是
作者:叶子
历史是什么?借用《逻辑哲学论》对世界的定义,历史是一切发生的事情。文明交织、朝代更迭,透过无穷的事件,淬炼出演化的逻辑,历史也是因果交战的修罗场。讲述中国历史的书太多,有的从考据中寻找真实,有的在细节里发现意义,有的定位到某一年,以点划线剖开历史的横断面。它们努力给我们呈现历史真实的样子,而历史为何如其所是,其中有没有主导发展的逻辑,这逻辑又是什么,同样是我们关切的问题。
青年历史学者施展,在他的新作《枢纽:3000年的中国》中,就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展开了具体而微的探索。这是一部具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历史学作品,以强大的底层逻辑一以贯之,回答了究竟什么才是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史家气象的大问题。
《枢纽:3000年的中国》,施展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
逻辑:历史哲学的视角
《枢纽》中,作者以精神现象学的方式看待中国历史的演进。如个人意识经过一番历程达到绝对知识那样,历史本身也有这样的过程,且人性中的激情是推动历史运动的根本动力。
“成功者缔造其特殊性的一面,使得具体的秩序得以成立;失败者铸成其普遍性的一面,使得秩序获得其赖以维系的精神价值。”在历史中,激情与欲望常浑然一体。历史激情的一面不仅是秦末农民军的揭竿而起,也不仅是成吉思汗的铁蹄一路踏至克里米亚。一些看似并不恢弘的动作,往往也奠定着历史。施展在书中比照了刘邦和项羽。在道义上遭世人诟病的“鸿沟之约”,刘邦背信弃义攻楚,最终缔造了大汉,而这个王朝的文化被传承至今。豪迈的楚霸王,“不肯过江东”,成王败寇的结局和个人英雄主义同时到来,而这样的失败把他塑造成了理想道德的象征。正是无数个这样的成功者和失败者共铸了历史。
本书在这样的历史哲学思维背景下淬炼中华历史的逻辑结构。而要回答什么才是中国这个问题,思考的落脚点还在实践上,在于这片土地上生存数千年的人们,他们面临的自然条件、发展需求和对未来的期望上。
观点:中国历史的进程
《枢纽》把古代中国历史的进程,概括为“三轮半大循环”。第一轮是商周的封建社会,第二轮是由汉至唐的豪族社会,第三轮是由宋至晚清的古代平民社会。而之所以说“三轮半”,是因为第四轮大循环正在进程中,即由晚清开始至今的现代平民社会。
在第一轮大循环中,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建立起来并达到了某种平衡。随着铁器、牛耕提高了生产力,养活了更多的人口,竹简的使用又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一均衡。由汉至唐的第二轮大循环,也是在技术发展之后达到盛期,并在由盛转衰的过程中激发了精神的再度反思。在古代平民社会,西方文明大量渗透的同时,历史的普遍精神也走到了极致,终于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炮火中,终结了第三轮大循环。要理解每一轮大循环的发生,就要深入思考其中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得失。在结构变迁中,历史的逻辑在实践中展开自身。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强调了由宋至晚清的经济“内卷化”。所谓内卷化就是指社会、文化在发展到某一阶段后,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无论中原和草原政权如何更迭,中国都是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巨大的人口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这阻碍了节省劳动力的技术变革的实现。所以,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仅仅是萌芽而已,因为社会不需要一台蒸汽机来提供动力,自有大量的劳动力来满足动力的需求。这也间接回答了李约瑟难题,即有着四大发明的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
在阐述了中国历史发展之逻辑结构的基础上,《枢纽》以自己的方式解答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比如古代中国究竟是多元还是一体的问题。《枢纽》中写道:“多元并不能否定一体的政治逻辑,一体也不能无视多元的社会逻辑。”中国幅员辽阔,历朝历代都通过“政治手段”进行有效统治,而统治的政治空间和社会空间在整个中国,并非全都重合。只有在中原地区,这两种空间才是重合的。在边缘地区,比如两广,在政治空间上属于中原王朝,但在地理上更靠近南洋,因此与中原地区并不拥有同一个社会空间。因此,多元而一体,既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现实,也是畅想中国未来的基本前提。
主流思想的演变也是历史逻辑发展的重要面向。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的“记录者”和“叙述者”,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不仅超越了中原王朝的政治空间,其辐射面积甚至比社会空间更大。礼,不仅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约束人们日常行为的实际准则。《枢纽》中认为,区别于其他宗教,“儒家伦理的载体不是个体心灵的皈依,而是一种表达着伦理意涵的人际关系结构”。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认为,中国社会本质上是“宗法”社会,这就是中国人际关系的本质。宗法社会之所以能够运转至今,正是因为儒家伦理要运转起来,依赖于庞大的人际结构,这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世界和孤绝独立的海洋文明中难以落实。而这种伦理实践的持久性,又反过来加固了思想本身的正统地位。
未来:民族的自我超越
著名历史学者许纪霖对《枢纽》如此评价:“如此之大手笔、大气象、大格局,为当今中国学界所罕见。在碎片化研究的时代,本书不啻为令人精神一振的难得力作。”这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理论著作,是一部融合了地理、历史、哲学、经济、国际政治等多学科的跨界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当代青年学者的作品。因此,对其观点的不同见解自是学术争鸣的着力点,而对读者来说,全书明晰而强大的底层逻辑和颇具史家气象的论述风格,已然确保了它本身的文化价值。在这样的大格局之下,《枢纽》也思考了作为世界一部分的中国和她的未来。
《枢纽》中写道:“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超强的动员效力。”面对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政治力量如何在把握大体量空间结构的同时,又在复杂的世界大环境中实现整体联动的经济进步,这是一个海洋国家或草原帝国无从遭遇也无法应对的局面。正是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超越其他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克服空间限制的革命力量,以及想象未来的超级格局。
在中国历史演进的逻辑结构中,我们可以理解现代中国经济崛起的原因。这种成功是结构性的,因此是必然的。同时它也是多因素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正是近代中国在遭遇了第三轮大循环结束时的巨大时代动荡后,选择了共产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在此基础上,民族的超越既是在全球背景中的崛起,更是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自我实现。
(作者系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
相关新闻
- 2020-08-05洪鸿散文集《岁月生出的杂念》:一部漂泊者的心灵史
- 2020-08-05《老板不见了》新书发售
- 2020-08-05李银河:《乘风破浪的姐姐》的火,也是一种“反弹”
- 2020-08-04十二个故事有喜有悲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讲述获诺奖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