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感知命名 ——博纳富瓦诗歌《真正的名字》赏析
内心的感知命名 ——博纳富瓦诗歌《真正的名字》赏析
伊夫·博纳富瓦(1923年-2016年)法国著名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19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论杜弗的动与静》,一举成名。后又陆续出版了诗集《昨天的空寂的王国》《写字石》《门槛的诱惑》和《在影子的光芒中》等多卷,均为传世杰作。他先后获得过多种国际国内诗歌大奖,他的创作宗于波特莱尔、瓦雷里、马拉美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以现代艺术的创新活力,颇能代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法国诗的主流。
真正的名字
作者:伊夫·博纳富瓦
你是城堡,我要把它称为荒漠,
夜里只有这声音,看不见你的面目,
当你倒在贫瘠的大地
我要把承受过你的闪光叫做虚无。
死亡是你喜爱的一个国度。我走来,
但始终要经过你那阴暗的道路。
我摧毁你的欲望、形状、记忆,
我是你无情的冤家对头。
我把你叫做战争,我要在你身上
取得战争的自由,我手里
似乎捧着你那阴郁而看得透的面孔,
我内心是一个雷电交加的国度。
阅读法国当代诗人伊夫·博纳富瓦的作品,我们能明显感觉象征主义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又能触摸超现实主义赋予他的非凡活力。这首《真正的名字》就令人感觉二者的相互缠绕,从而产生出奇特的魅力和不小的震撼力。
从诗名来看,博纳富瓦像因重新认识某物而要给予一个新的命名。而且还无比自信地认为自己给出的才是“真正的名字”。不论博纳富瓦的内在表现是否感伤,其叙述方式始终充满坚决的声调。决然的音调往往对读者有说服力和吸引力,读者也就免不了好奇,诗人为什么要将“城堡”命名为“荒漠”?
像所有现代派大师一样,博纳富瓦只将自己的所见摆在读者眼前,同时将更重要的所感也摆在读者眼前,“夜里只有这声音,看不见你的面目,/当你倒在贫瘠的大地/我要把承受过你的闪光叫做虚无。”诗中一再强调的“我要”二字是诗人对命名极为坚决的表示。他也的确进行了第二次命名,那就是他发现自己面对的“城堡”“倒在贫瘠的大地”后,成为了诗人眼里“荒漠”样的废墟。在这里,博纳富瓦同样没有将“城堡”倒塌的原因深究,而是用熟练的超现实手法推进诗行,直接将“承受过你的闪光叫做虚无”。
这是博纳富瓦进入全诗主题的命名,“虚无”是现代的重要特征。作为一种感受,它只可能属于人,但在博纳富瓦眼里,物与人都是生命的载体,尤其当诗人“看不见你的面目”之时,那些以“闪光”所象征的曾经辉煌无不变成此刻的“虚无”。尼采曾将“虚无主义”界定为十九世纪的致命伤。所以,在博纳富瓦笔下,才会自然而然地写下“死亡是你喜爱的一个国度”。这一行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对“虚无”进行的一次确认。“城堡”的倒塌本就意味死亡,令人震惊的是,博纳富瓦认为死亡是“虚无”喜爱的国度,这就使诗歌变得异常沉重,它使象征与超现实都聚集成诗人笔下最无情的现实。
作为一个富有责任感的诗人,博纳富瓦意识到自己必须“经过你那阴暗的道路”,目的是“摧毁你的欲望、形状、记忆”,甚至,他以罕见的勇气宣称自己是虚无的“无情的冤家对头”。从这里我们看到,博纳富瓦不止是渴望摧毁虚无,甚至在渴望中要求自己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这也证明了博纳富瓦的诗歌不止具有象征,不止具有超现实,还具有超越诗歌本身的思想外延,或者说,在博纳富瓦那里,诗歌的容积得到了意义非凡的扩大。
既然是“对头”,就难免有争斗,博纳富瓦直截了当地写下“我把你叫做战争,我要在你/身上取得战争的自由”。当博纳富瓦再一次将“荒漠”易名为“战争”,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与虚无争斗、与死亡争斗,是人类跨入现代以来的最大思想争斗。虚无与死亡都是看不见的对手,它们往往化身人类的种种内在灾难。所以,博纳富瓦在此不仅仅具有一个诗人,更具有一个哲人的力量,哲人的职责就是取得“战争的自由”,我们也恰好看见博纳富瓦的力量和自由根源,“我手里/似乎捧着你那阴郁而看得透的面孔,/我内心是一个雷电交加的国度。”
这两行结句令人震惊。博纳富瓦从面对“城堡”的内心起伏,到虚无或死亡的面孔被他捧在手里,无不说明博纳富瓦与这些对手的接近。同样,博纳富瓦在接近中发现对方的面孔“阴郁而看得透”。事实也是如此,没有哪个诗人哲学家未把自己面对的问题看得清清楚楚,只是答案难寻,虚无始终是虚无,死亡也始终是死亡,它们使博纳富瓦最终明确的,是“我内心乃是一个雷电交加的国度”。这是真正面临终极问题的个人内心,旁人无法目睹,唯有当事人才能感知。我们能够补充的是,人类的思想发展,永远需要有这样内心感知的人。
相关新闻
- 2020-08-25吟七夕
- 2020-08-24透过爱情,直面人性的灿烂与幽暗
- 2020-08-24《水浒传》中“时迁偷鸡”的精彩描写
- 2020-08-24艾青:永远和正直、勤劳的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