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花须细看——读《中国文学课》
经典之花须细看——读《中国文学课》
侯泰而
不同的人观赏一朵花,我们普通人看到的,或许仅是红白蓝紫的颜色、随风摇曳的姿态;而专业人士看到的,则要丰富得多,比如花瓣、花萼、花托、花蕊,花的生长习性、象征意义等。同样的,读小说或散文,我们可能只看到表面的情节、语言,而内行常能看到人物、结构、情感等诸多内在的“秘密”。因而,不管是赏花还是阅文,请一个懂行的人来引领,大约是有一些必要的。
《中国文学课》是一批讲稿的合集。这个“课堂”,邀集了陈思和、郜元宝、张新颖等一批名师,择取一百多部(篇)现当代文学作品,运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予以精讲,层层剥笋,洞幽烛隐,不时有创见闪现。如果一篇作品是一朵花,那么这些老师探寻的,不但是它的颜色,更有花瓣的结构,芬芳的气味,生长的土壤,园丁的偏好。经由这样的讲解,作品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或是独异之处,便立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由于每堂课的时间不长,为了更好地讲深讲透,老师们讲解时,很少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一点,扭住不放,直到阐释清楚。曹禺的《雷雨》家喻户晓,许多人对里面的情节冲突、人物性格已如数家珍。剧情大家都耳熟能详,还能讲出什么新意来?陈思和老师紧紧围绕继侍萍之后踏入周家的女人,以“那个女人连名字也没有”为题专门作了一讲。陈老师分析,周朴园对梅侍萍是有感情的,只是迫不得已分开。侍萍被赶走后,成为周朴园妻子的女人,没法得到他的真爱。“她的命运比梅侍萍更悲惨,更无价值”。这个可怜的人物,不仅被剧中人忽略了,“她就像一个影子,一点生命痕迹都没有留下,周朴园、周萍、佣人的记忆里都没有这个人的信息”,而且,剧作家也忽略了她,“《雷雨》的几个版本里,都找不到这个女人到底是怎么死的或怎么样的结局”。然而,这个没有名字的女人,却表达了“旧时代的中国妇女最悲惨的命运”。——这种分析,新颖、精深、独到,十分惊艳,颇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文学与人息息相关。“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表现人、人性、人的生命现象及其折射的人生社会现象”。“课堂”中,老师们自始至终高举人的旗帜,讲解的重点也落在人的维度上。
《中国文学课》的覆盖面是宽广的。从题域来说,有诞生、童年、青春、女性、爱情与婚姻、在路上、困顿等十个单元;从时间来说,既有近代、现代时期的作品,也有时下的一些作品;从作家来说,既有梁启超、王韬这样的老前辈,又有鲁迅、周作人等老作家,也有王蒙、王安忆等名家,还有刘慈欣、张悦然这样的新锐。在无比繁盛的文学花园中,这个“课堂”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份阅读指南。依照这个“课堂”的引领,按图索骥地阅读一些文学作品、细赏经典之花,多少可以填补自己的阅读空白,发现一片新的天地。或许,正如有的老师所说,通过阅读,“我们有限的人生因此而变得丰富,和无限相通”。
(《中国文学课》,陈思和、郜元宝等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
相关新闻
- 2020-08-28在乡情中感念家国 ——读王学武《乡读手记》
- 2020-08-27通读《史记》:让你的视野穿越两千年
- 2020-08-27跃上“云端”,传统文化更灵动
- 2020-08-27在童话里 王尔德发出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