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人类还有未来吗
智能时代,人类还有未来吗
人脑不断植入芯片,也许会成为长生不老的超人,但我们还会有属于人的丰沛感受和无限创意吗?人工智能给世界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会不会某一天转而操控、替代并加害人类?基因编辑生殖细胞,或能治疗许多疾病,但会不会危及人类基因库与自然的生物世界?伦理学家、北大哲学系何怀宏教授的新作《人类还有未来吗》从底线伦理和中西传统文化智慧的角度考察了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与我们的现实关系,并提出了预防性的道德与法律规范设想。今天,我们不仅要学会调节“人际关系”,还要学会调节“人机关系”。
某种意义上,《人类还有未来吗》是一本忧思之作,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社会的危机想象不足和应对不足的一种忧虑之情。
《人类还有未来吗》思考了人和机器的区别。如今,在计算和记忆能力方面,人类不如机器,但是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甚至包括自然科学的创造,并不那么依赖计算和记忆能力,更不用说人文艺术的创造。未来,可能人在许多事情上会输给机器,很多工作会让机器代劳,但是最后剩下的东西恰好是能够标志出人和动物的根本性的东西,也是“人之为人”最特殊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的意识,包括理性、感情和意志等等,当然还有道德方面的考虑。目前在棋类、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和人类相匹敌,甚至超越人类,但是在爱与被爱的能力上,人类是独一无二的。
人类目前取得的成绩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相当程度地解决了温饱和早夭的问题,人类接下来该追求什么呢?是继续追求物质与身体的满足,还是考虑一下恰当的平衡,转而追求精神与文化的成就?人将何为?《人类还有未来吗》提出,也许还需要重返人文,重思古代的“学以成人”。
“人是高于物、超越于物的,是能够把握物,但首先是能够把控自己的人。”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完全重返传统,但是人文的智慧作为平时一种必要的调节和未来非常时间的准备,还是可能和必要的,需要以“学以成人”的古典原则来调整“学以御物”的现代原则。
在何怀宏看来,机器人或者人造物永远达不到人的全面能力,尤其是达到人在人文艺术、精神信仰、哲学思辨和历史意识方面的最高能力,或者说是能够反映人的特性的能力,但是人工智能却能够获得一种征服或者毁灭人类的能力,因此在思想上有所预警、行动上有所预防,绝不是多余的。(李峥)
相关新闻
- 2020-10-16新华社记者姚大伟摄影作品集《来过》出版
- 2020-10-1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读《红烛于漪》有感
- 2020-10-13《习近平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论述选编》出版发行
- 2020-10-13《DK人类登山史》:因为山在那里